返回

[三国+女帝]梦金瓯

关灯
护眼
第十章文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蔡文姬今年十七,只b长宁大上三岁。两人又都是出生高贵但命途多舛的早慧少nV,在X情上颇为相投。

蔡邕是书法名家,文姬作为他的AinV,除了文采,在书之一道上也很有成就。刘长宁对千古才nV的真迹不可能没兴趣,当即求她为自己写上一幅。

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东汉和帝时由中常侍蔡l进行改良,距离现今已有八十余年了。东汉一朝仍旧是竹简、缣帛、麻纸并用,士大夫阶级以使用缣帛为荣。但缣帛价格昂贵,记录文字的主要工具还是简牍。

刘长宁作为大汉天子,显然是不缺钱的。她特意让几个小h门去取缣帛过来,甚至亲自将其铺在案上,让文姬很是过意不去:“陛下,使不得。一幅字罢了,怎能让你如此劳心呢?”

“蔡卿乃书法大家,但他是长者,总不好特意叫他写给我看。”

刘长宁执意将自己平常所用的砚台拿了过来,语气很是亲热:“文姬与我年纪相仿,却b我大上几岁。我在这g0ng中连个姐妹都没有,不如私底下让我唤你一声‘文姬姐姐’吧?”

g0ng中nV子自然不少,但封建时代等级森严,唤奴婢为姐妹是万万不可的。

她倒不觉得自己有多高人一等,只是年幼失母又无所依傍,不得不谨言慎行一些,否则也活不到如今这个年纪。

想到gUi缩在长乐g0ng里一步不敢出的何太后,刘长宁便有些心情复杂。

那个笑容总是带着几分刻薄和张扬的nV子,是她如履薄冰的童年中久久不散的Y影。若说恨,似乎不至于,只是恐惧和憎恨间的区别有时并不怎么分明。

然而事到如今,她的生Si大权竟被自己握在了手中,当真是世事无常,难以觅得定数。

前几日李儒竟还派人过来,暗示自己要不要将太后“处理”掉。刘长宁在拒绝之后仍是心神动摇,愈发不敢去找登基大典后便一直留在章德殿的皇兄。

虽说她只不过是个被强行推上台的木偶傀儡,可没有系统那事儿也就罢了,她在大典上出的风头简直像是狠狠打了刘辩的脸。让她现在去找大哥,刘长宁是决计不敢的。

蔡文姬不知道天子在想些什么,但她向来善于察言观sE,见少nV目光游移,便晓得她有心事,于是同样坐了下来,柔声应道:“君上若是愿意,妾身当然不会拒绝。”

她拿起毛笔,在砚台上蘸了蘸墨水后,于缣帛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几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传国玉玺上所刻的文字。

刘长宁看着被放在桌案的玉玺,晒然一笑。她和这Si物,在许多臣子眼里怕是没什么区别。

“李斯刻玺时用的是小篆,字形修长、结构整肃。文姬姐姐却是写的草书,真不像一般nV子,笔走龙蛇、挥洒自如,豪气中又透着沉稳。”

她专心致志地看着墨迹未g的两行草书,“若不是亲眼所见,我定会以为这是蔡卿所书。不知姐姐是否会写小篆?我去兰台翻阅典籍时,光是看古文就看得头疼。”

文姬笑道:“妾身真书和草书都能写得,只是功力还不够,怎堪与家父相b。家父也曾教导过妾身小篆,勉强能一观罢了。”

此为谦逊之词,听听就罢了,千万别当真。像蔡文姬这般风流人物,觉得“能够一观”的作品绝对是足以流传后世的稀世珍品。

刘长宁虽对赏鉴书法之事并不热衷,但Ai美之心人皆有之,抚m0着薄薄的缣帛好不喜悦,在殿内走了又走、看了又看,忍不住对自己那手匠气十足的隶书感到羞耻万分。

那才是只能给人看,而毫无欣赏价值呢。

她腹中没什么笔墨,作不出什么鞭辟入里的点评,只好轻声慨叹:“一年中尚有四时之变,世间又岂有恒久常存之景呢?不过是治而为乱,乱而为治罢了。纵有一世昌平,也够天下黔首安居了。”

文姬劝慰道:“君上何须如此悲观?您正当少年,正是大有所为的时候。”又说:“妾身之所以写这些字,是因为听家父说尚书台正在为陛下拟定年号,最得众意者便是‘永昌’。”

刘长宁闻言,不由微微一愣,又是一番苦笑。她低下头,看向已经墨水g涸的字迹喃喃道:“永昌、永昌……若能与我相配,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知她来这烽火人间一趟,到底是能让这偌大的帝国一世昌平呢,还是堪堪保住自己一生长宁?

——————————————————

首先,长宁不是姬佬,蔡文姬也不是,只是作者很喜欢写美nV贴贴罢了。

今天的注释部分写的很认真何感觉可以康康。

1.纸不是蔡l发明的,是他改进的,在西汉时就有了。

因为质量和成本、观念等多方面原因,东汉时简牍竹简、丝帛主要为缣帛和纸并用,记载文字的主要媒介还是竹简。

士大夫私底下更喜欢缣帛。但丝帛真的贵,在古代布匹可是能当布使的,没钱谁舍得在一堆粉红毛爷爷上写文啊……

除此之外,碑刻也是一种书法形式,b如蔡邕参与刻印的熹平石经。

至于纸张在晋代的飞速普及,有技术进步和书法艺术的发展,也有东晋桓玄帝404年下令废简用纸的缘故。

2.蔡文姬,名琰,自文姬。又说昭姬。为了防止大家认不得人,本文就还是叫她文姬好了。

她确实命途多舛,从童年就……但童年主要是他爹的锅,蔡邕也挺惨,好几次差点挂了,可以查查百科。

顺带一提,她有个姐妹据说叫蔡贞姬,儿子叫羊牯,就是仗打着打着和敌方大将陆逊的儿砸陆抗交上朋友,还在生病的时候送药的那个……可以百度一下羊陆之交,我还挺喜欢他的。

3.蔡文姬的生年,较为流传的说法是郭沫若先生的剧本《蔡文姬》所说的公元177年。这里采取了熊任望老师的说法,即172-174年左右,可见于河北大学学报《蔡文姬的生年》一文知网能搜到。

本文拟定的文姬生年是172年,此时189年文姬17岁。

4.蔡文姬初嫁应当在192年之前,因其《悲愤诗》自述该年四月为董卓士兵所俘,她这一生过得真心挺苦的。我就设定她现在没嫁人好了,因为感觉没啥必要,她第一任老公卫仲道实在没啥记录。

【本章阅读完毕,;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被反派强制爱了[快穿] 情深不知何起,深深占有 贵族学院路人甲也配谈恋爱吗 情欲陷落(姐弟) 【黑化病娇】炮灰小可怜竟是万人迷 nph 白兔 痴人之爱(父女H) 深诱 脑洞开车短篇之法医和警官 行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