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依然很担心段祺瑞不会接受他的好意,可也只能硬着头皮询问段祺瑞。
没办法,段祺瑞这个深受李鸿章喜爱的《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的高材生,不仅在一、二、三期毕业生中很有号召力,他在袁世凯的豫军中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
要知道,豫军中有很多武备学堂前三期毕业生,这些人现在都在豫军中担任中高级军官,他们是豫军的中坚力量。
滕毓藻要树立他厚待《北洋武备学堂》学生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他对于他来说十分重要。
因为,滕毓藻始终认为,袁世凯的豫军,将会成为他掌握最高权力的最大障碍。
而段祺瑞的态度,十分重要,如果能把段祺瑞拉到自己身边,就会在出身于《北洋武备学堂》的那些豫军将领中,对他产生一定程度的亲近感。
再加上段祺瑞还曾经是袁世凯的亲信,这不仅将会是对他这一形象最好的诠释,还会让豫军将领们认可他不计前嫌,广纳贤才的胸襟气度。
段祺瑞的态度有些让滕毓藻出乎意料,他一开口,段祺瑞就痛快地答应留在直军中,只是段祺瑞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不领兵指挥作战。
段祺瑞的这个条件,滕毓藻稍一思索就明白了。
滕毓藻认为,无非就是段祺瑞不愿和他昔日的恩主袁世凯以及旧日袍泽刀兵相见。
滕毓藻还认为,段祺瑞很可能还有另外想法,那就是他担心他这个没有同列强联军作战经历的人,如果骤升高位,会给滕毓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段祺瑞的这个条件,滕毓藻自然是满口应允。
而段祺瑞痛快答应留在直军,滕毓藻以为,这不外乎他毫不避讳地给他看了直军的最高机密,完全就把他这个外人当成了自己人,让段祺瑞更加认可他这个老同学的真诚挽留之情,这让他几乎无法开口拒绝。
当然,也许还有可能段祺瑞被他给出的高位所诱惑。
不管出于那一种情况,滕毓藻都不在乎。
让段祺瑞选择了最终投靠自己,对他滕毓藻来说,就是极大的胜利,毕竟段祺瑞在历史上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说这样的人没有才能,那是绝对不会让滕毓藻相信的。
更何况,段祺瑞还是他日后招揽豫军将领们的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由杨士琦出任民阵秘书长兼组织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还要协助徐世昌联络官员。
唐绍仪担任滕毓藻政务助理兼任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除规划委员会本职,更主要的,他还要负责协助滕毓藻处理外交、财政相关事务。
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黄开甲担任,副主任委员的人选出乎众人意料,竟然是现在驻沙俄使馆的翻译陆征祥。
别人不知道,滕毓藻可是清楚的,陆征祥在历史上,曾两次出任国务总理、九度出任外交总长,是民国时期外交界的绝对元老级别的人物。
这些,滕毓藻当然无法说出口,他给众人的理由是,陆征祥不仅极有能力,还因为慈禧在八国联军入侵期间,处死他的老师吏部左侍郎许景澄,而致使他对满清朝廷心怀不满。
滕毓藻还为众人举出例证,就在今年,陆征祥因极度不满朝廷在日俄在关外开战持中立态度,竟然不顾使馆反对,愤而剪去辫子。
对于这样的人,自然可以放心使用。
财政税收委员会主任委员,自然是由席立功担任。
内政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李耀庭出任,管辖巡警和法院。
虽然国内还没有单设的法院,可直山两省早已经有了。
杨士骧的职务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那样简单,滕毓藻提议杨士骧担任民政委员会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为周学熙。
民政委员会涵盖的政务很多,差不多就是布政使的翻版,只不过权利要远超一省布政使,这个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杨士骧看来,几乎就是小一号的内阁总理。
在滕毓藻的安排中,杨士骧的民政委员会级别很高,除了民政相关事务,他还要分管科技教育、工商、交通、建设、农业、水利、电力等委员会,事实上相当于内阁总理,地位仅次于滕毓藻。
让杨士骧这个不懂军事的人兼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很有些不伦不类,主要原因是,滕毓藻考虑日后平定国内战乱,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会很多,这需要杨士骧这样熟悉朝局的人参赞左右。
此外,对于其它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滕毓藻也一一提名,并提出各委员会下属各机构官员的名称要有相应改变,具体说,就是以更接近现代一些的称呼,比如轮船招商局总办,就改成总经理。
在滕毓藻的提名中:
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蔡绍基;
工商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学熙继续兼任、周寿臣任副主任委员,仍然兼任轮船招商局总经理;
交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如浩、副主任委员钟文耀;
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楚九;
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林联辉、副主任委员何廷樑;
电力通讯委员会主任委员:林联盛、牛尚周任副主任委员。
农业、水利两个委员会,由于一时没有合适人选,暂由民政委员会设相应机构管理,暂不委任相关委员。
说到这里,滕毓藻又说道。
“民阵的各个部门设置,大致就先如此吧,如有不妥,日后咱们再进行改进。”
“另外,我建议,扩充胡大裘的宪兵,设立宪兵总队,各省巡警总队统归宪兵总队管辖,以后宪兵总队不仅要负责军纪纠察,抓捕违法乱纪,以及贪赃枉法的官员,还要负责协助地方维持治安,你们看是否可以。”
然后滕毓藻一一征求杨士骧、卫靖海、叶祖珪、段祺瑞等军事委员会成员的意见,众人虽然不太清楚滕毓藻所想,可大致意思也是猜个八九不离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