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类情况
都市7本,玄幻2本,轻小说2本,历史2本,科幻1本,游戏1本,仙侠1本,诸天无限1本。由此可见,本期三江都市文是大类,断崖式超越其他分类,也是最难杀出重围的赛道。
(二)数据情况
撞大运收藏破五万,入侵收藏破三万,黎明收藏破三万,顶流收藏破三万,登神收藏破两万,不对劲收藏破两万,情报收藏破两万,起居注收藏破两万,赛车收藏破一万,社会收藏破一万,铸命收藏破一万,鼍(tuo)龙收藏破一万,军途收藏破一万,同学收藏破一万,云养收藏破一万,人才收藏破一万,预支收藏破五千。
按照10:1的收订比来推算,能在上架时达成精品的新书,大概有4本。而黎明由于上架爆更50章,已经顺利点亮了精品徽章,可以说是近期最快达成精品的新书。老作者套路就是多,存稿也足够多。而且还是一本游戏题材的小说,可以说非常难得。关键是人家还是有黄金和白银大盟加持,显得底蕴更加深厚。甚至有可能去冲刺一波年度十二天王之类的。
二、原因分析
(一)为什么现在很多新书都喜欢起特别长的书名?
一是市场导致的。比较明显的原因是随着读者年轻化,大家更加喜欢通过书名来了解一本书的最初观感。这也是快节奏阅读的需要,能够快速获悉自己的喜好。书名越长,越能够把故事和创意完全展示出来,告诉读者故事的基本走向,比如顶流、云养。而且很多外站大神涌入起点,将他们擅长的起名方式也带了过来。这样的书名容易吸引年轻读者来起点看书,引流效果较传统的三字或四字效果更佳,尤其是对于表面上的新人作者们。
二是编辑导致的。他们可能是出于对市场的了解,认为这种书名大量出现是市场的选择,多签或多推这些书,总能出现几本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人佳作来,故事内容的把控上或许会出现适度的倾斜。因为他们也难决定真正的市场走向,也是一种“管他有鱼没鱼,先撒两网再说”的无奈。当然对于部分责任心特别强的编辑,还是会认真地从故事本身来考量,选择一些坚持内心创作的作品。看过一些金牌编辑的直播,其实他们选书的速度特别快,筛选的要素是比较固定的,在短时间内让他们给出特别中肯的建议也是很为难的。总而言之,看运气吧。
(二)为什么简介也越来越长?
原因基本与书名的分析是一样的。很多新人作者特别害怕读者没有耐心点开书,就在简介上费浓墨重彩,把自己想要讲的故事全盘托出。结果往往都适得其反。而那些大神和白金们因为粉丝基础庞大,名声极佳,简介反而写得相对简单。比如《老实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夜无疆》“那一天太阳落下再也没有升起”。但对于新人来说,真心不敢这么写简介,除非自认为写作天赋异禀,可以凭故事内容把读者留住。只是真这样写的话,他们内心可能也没有几分把握。
三、未来前景
1.路难走。这些起名特别长的书往往含有一种实验性质或者莽一波的味道,字数和结局都无法得到保障,很容易烂尾。尤其是前期数据不好的新人新书,试错成本极低,就像外站流行的养蛊一样,一个号写不出成绩就立马烂尾换号重新来过。这种事情出现多了,读者也就害怕了,不敢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在这些初来乍到的新人新书上面,进而导致新书一般都很难起来的恶性循环。
2.作者的选择决定了出路。那些希望靠神奇的脑洞莽一波的作者们,为了签约或者吸引读者的眼球,选择用奇怪的书名和复杂的简介,这从一开始就是在撞大运,赌一部分读者会因为猎奇来看他们的书。而往往看过几章之后会迅速淘汰这些猎奇的读者,因为这些作者们可能费了太多精力在所谓的设定上,故事内容因打磨不够或依然老套,很难真正留住喜欢读故事的人。所以成绩也很难出现绝地翻盘的现象。
3.回归初衷。小说就是讲故事,不是讲道理和玩设定。经历过层层筛选之后,只有好的故事才能真正流传下来。书名、简介、人名、地名、设定等等,往往只是锦上添的东西,不应该成为作者们写作的初衷,或者成为他们认为的爆火的关键要素。建议还是学学乌贼的写作态度,从故事出发,从基础资料搜集出发,找寻自己最感兴趣的要素去创作,用丰富的内容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许是一条康庄大道。
四、总结
本期三江总体来看,对于老读者来说,趣味点不多。基本上属于一眼望到底的感觉,很难勾起他们的阅读欲望,根本就不想点开书目去看上几页。各种数据的惨淡,会加重这种荒凉的感觉。所以适当的运营和短视频引流,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这种尴尬,但最后还是要以故事本身的魅力来打动人。
我个人的建议是,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必须立刻撞大运》《入侵美利坚》《艾泽拉斯圣光黎明》《登神》,也许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新书。
最后用一位读者的留言作为结束:“会写剧情的写不了感情,会写感情的写不了剧情,会挣钱的写不了书,能写书的挣不到钱,好书没好名,好名没好书,写好还可能抄袭,不抄袭写不好!”(完美悖论)
写作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是仓一卫,我为《仓氏呓语》带盐。
以上文字视频版已经发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部分存在删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仓一卫”另行观感,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