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诗一听,顿时泪如雨下,哭诉道:“你们不能就这样把他带走!这些年我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你们老爷可曾管过我们母子半分?”
这时,孩子跑了出来,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知所措。
李四厉声道:“少废话!这是老爷的命令,快走!”说着就要去拉孩子。
孩子吓得躲在施诗身后,哭喊道:“娘,我不要跟他们走!”
施诗紧紧抱住孩子,悲愤地说道:“你们老爷真是没良心的,他可知道我们这些年受了多少苦!”
李四见状,也不顾施诗的阻拦,强行将孩子带走。
施诗在后面拼命追赶,边跑边喊:“还我孩子!还我孩子!”
然而,她终究是没能追上,只能瘫倒在地,痛哭流涕。
岳云鹏得知孩子已经被带回府中,心中欣喜万分,急忙去看。
孩子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抗拒。
岳云鹏试图亲近他,柔声道:“孩子,我是你的父亲啊。”
孩子却哭喊着:“你不是我父亲,我要我娘!”
岳云鹏皱起眉头,说道:“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会过上好日子的。”
孩子依旧哭闹不停,对岳云鹏充满了怨恨。
而此时的施诗,心中满是绝望和痛苦,她决定要去岳云鹏府上讨个说法。于是来到岳府,当着所有人,对着老头怒斥道:“你怎么能如此狠心,就这样拆散我们母子!”
岳云鹏自知理亏,却还是强词夺理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有他的存在,我这也是为了他好。”
施诗冷笑一声,道:“为了他好?你可知我们母子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两人争吵不休,府中众人皆为之侧目。
岳云鹏瞪大了眼睛说道:“这孩子是我的骨血,你休要抢走!”
施诗不甘示弱地回应:“这是我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与你何干!”
岳云鹏的女儿岳满满闻声来了,得知前因后果,就不站在她父亲这一边。“爹,您别闹了,这件事您确实做得不对。”
岳云鹏一听,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喝道:“你这丫头,怎么胳膊肘往外拐,我可是你爹!”
岳满满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只是在讲道理,弟弟确实是施姨娘养大的,您这样狠心拆散人家,女儿都觉得于心不忍。”
就在这时,田菲菲好巧路过岳家大门,她听得施诗和孩子都哭得悲惨,决定做回好事,于是出面道:“都别吵了,让我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岳家人见是她,赶紧的出门迎接。
施诗便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了田菲菲听。
田菲菲仔细地听着,时而皱眉,时而沉思,然后严肃地问道:“岳云鹏,你既然抛弃施诗母子多年,还有什么资格说这孩子是你的?”
岳云鹏支支吾吾了半天:“我……我……”
施诗冷笑一声:“哼……”
田菲菲扼腕道:“好了,此事已明,你就把孩子还给施诗。”
岳云鹏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一直在旁默默不语的甄可乐,这时站了出来,对施诗说道:“我愿意和你一起抚养这个孩子。”
施诗由悲转喜,脸上顿时泛起了一丝红晕。
岳云鹏眼睁睁的看着,却无能为力,真是憋屈!
岳满满看着这一切,心中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笑着自言自语道:“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施诗决定加入江山门,她带着孩子和甄可乐一起,在江山门中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与门()
中众人相处融洽,而施诗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善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田菲菲道:“施诗,以后江山门就是你的家了。”
“谢谢,我会好好珍惜的。”施诗感激地说道。
……
黄家。
田菲菲把施诗和儿子岳丘山、甄可乐带回。
黄老太太得知施诗的遭遇,忍不住心疼的看着她,说道:“真是个苦命的孩子!你既然有幸住进了黄家,算是缘分,老婆子就传授你一些武功,让你有一技傍身,不再受人欺负。”
施诗感激涕零,连连点头道:“谢谢老夫人,我愿意跟您学。”
就这样,施诗住在黄家,一边哺育孩子,一边跟着黄老太太习武。
黄老太太教得用心,但是能学到多少,就要看她的造化了。
田菲菲的女儿、儿子也跟着学。
“你们几个,都看好了,这一招要这样出掌。”黄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
黄媛媛和弟弟已有基础,学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施诗认真地看着,模仿着黄老太太的动作,依葫芦画瓢也能有模有样。
“不对不对,施诗,你的姿势不对,重来。”黄老太太严格地要求着。
施诗没有丝毫怨言,一次次地纠正自己的动作。
在教导的过程中,黄老太太也会和施诗聊天,了解她的过去。
“施诗,跟我讲讲你身世吧。”黄老太太说道。
施诗停下手中的动作,缓缓说道:“我从小就父母双亡,四处流浪,吃了很多苦。后来遇到岳云鹏,本以为找到了依靠,可没想到他却抛弃了我。”
黄老太太不由想起自己年少时也受过的苦,于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孩子,别难过,以后有我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施诗的武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天,黄老太太对施诗说:“施诗,你已经学了不少了,今天来试试突破一下自己。”
施诗有些紧张地点点头。
黄老太太摆好架势,对施诗说道:“来吧,尽全力向我进攻。”
施诗深吸一口气,提起木剑就向着黄老太太冲了过去。
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不错,施诗,就是这样。”黄老太太鼓励道。
施诗高兴地欢呼起来,道:“太好了,我做到了!”
黄老太太笑着说:“施诗,你很棒,继续努力。”
……
朱元璋从当年的一个放牛娃到后来大明帝国的开创者,十几二十年的心酸历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当他站在江山的巅峰,俯瞰当年自己走过的路,经历的战争,恐怕其中滋味,平常人很难体会。
可以肯定的是,当年的那个放牛娃、乞丐、和尚,到后来身份转变为大明的皇帝,朱元璋的心中是有一丝侥幸的,因为他遇到了这个时代最牛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哪个都不是善茬。
如果把这些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事业,可是在元末乱世,朱元璋却把他们一一打败了,实在是天命所至,崆峒印认其为主也理所应当。
当然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手下将军谋士的辅佐。
然而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朱元璋好不容易得到的江山,又岂能放心身边有权臣掣肘呢!
好比小孩怕人抢玩具是一样的。
皇帝也是凡夫俗子!
公元1377年,洪武十年,四月初二日。
吐蕃所部川藏,邀杀明朝使者巩哥锁南()
等。
朱元璋大怒,命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大都督府同知沐英为副将,率师征讨吐蕃。分兵三道,并力攻入蕃部川藏,覆灭其巢穴,穷兵追至昆仑山,斩获万计,掠得马匹五千,牛羊十三万头。
得胜后,留兵戍守要害之地,再班师回朝。
朱元璋封沐英为平西侯。
江山门凤飞七年,四月初二日。
吕宋岛。
琉球岛便派使者前来吕宋岛,岛主的目的有二,一是祝贺江山门立国,二是求共同抵御朱元璋这个外敌。
艾叶让来凤姐接待,并洽谈。
只是合作还没谈成,使者之中有人出问题了。
这个使者叫左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