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之所以看的仔细,不仅是好奇这是什么动物身上的毛发,更是快速地思索着,刘安的死会不会与这毛发的主人有什么联系。
更奇怪的是,嬴政为什么要将刘安葬在这里?
又为何说要将这个洞穴永久地封存?
难道真是为了兄长刘安能够安息?
一个个谜团困扰着刘邦。
不过刘邦也来不及多想,将这缕鬃毛小心地放进了怀里,然后继续打扫。
而这次打扫的目的,将墓穴打扫干净倒成了其次,刘邦主要是想看看还会不会有什么其它的发现。
果然,在另一处的角落里,刘邦从一个岩块的下面,又找出了两片类似鳞片的东西。
只见这两片鳞片巴掌大小,呈淡棕色,类似树叶的形状。
从形状来看,这肯定不是鱼鳞,而且鱼也不会自己来到这山洞里,何况,这么大的鳞片,要多大的鱼才长得出来?
难道是蛇鳞?
若是蛇鳞,那这蛇的个头,也定然不小。
刘邦将这两片鳞片也小心地收好,又四下找寻起来。
又搜寻了一圈,再无收获。
想必,是秦王在埋葬兄长刘安时,刻意打扫了吧。
不过若是他刻意打扫过这个地方,会不会也发现了这些鬃毛和鳞片之类的东西?
应该不可能没有发现,若是明知道这些蹊跷的地方,但却不提及,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秦王想刻意掩盖些什么。
刘邦思来想去,终于忍住将坟墓挖开的冲动,坐到了刘安的墓碑前。
“兄长,不管你究竟因何而死,若是你不来骊山,不参与建造那秦王陵,就不会命绝于此。”刘邦声音低沉,颇有些痛苦地说道,“所以这笔账,始终应算到秦王的身上。”
“可笑的是,那秦王竟然还要给吾封赏。”
“兄长你在这里安息,等吾学成之后,必定要给你讨个说法。至于侄子和侄女,吾定会时常去看望他们,尽吾所能,使其安然长大……”
刘邦越说越感到愤恨和悲伤,竟呜呜地又哭了起来。
嬴政在洞外也没闲着,与李斯前去查看了一下火眼的那个洞口,果然已经被封堵死了,似乎是上方的山壁塌了下来,将整个洞口掩埋了。
单是从外面看去,就像是一次自然的山体滑坡。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发现那个火眼的洞口了,何况根本不会有人能够靠近这里。
回来的时候,嬴政还特意从外面看了一下埋葬刘安的这个洞口,以夕的能力,似乎将其掩埋也并不难。
刘邦听见外面有脚步声,便停止了抽泣,擦了擦泪水,又用双手搓了搓脸,强制地让自己振作起来。
嬴政和李斯走进了洞口,刘邦起身迎上前去。
“人死不能复生,看开些吧。”嬴政一进来便劝慰道。
“是啊。”李斯也跟着说道,“你若将刘安未了却的什么心愿一并实现了,也算是对他有所回报。”
“先生说的不错。”刘邦的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家父为吾兄弟二人起名为安、邦,意为安邦定国之意。亦是对吾兄弟寄予的希冀。”
嬴政轻轻点了点头。
“家兄自幼喜的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递给了刘邦:“拿着吧,这些兵书当世少有,寡人读了颇为受用。”
刘邦没有推却,双手接过布袋,恭敬地说道:“多谢秦王好意,刘邦感激不尽。”
嬴政没有再说什么挽留或者拉拢的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刘邦的肩膀,说道:“走吧,寡人送送你。”
刘邦微微颔首,跟着嬴政走()
出大帐。
嬴政又命人拿了些盘缠和干粮,然后让蒙恬护送着刘邦出了军营。
看着刘邦的背影,嬴政微微地摇头,轻声地叹息,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李斯站在嬴政的身侧,同样看着刘邦的身影,自言自语地说道:“或许,对于王上来讲,这骊山的王陵便是人生的终点,而对于刘邦来讲,却是人生的。”
这话不假。
但怎么听着那么别扭。
也或者是另有深意?
“刘安事件,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嬴政低声说道,“咱们的下一步,该是破土动工了。”
李斯转过头,笑着说道:“不错,该是破土的时候了。微臣占算过,今日的巳时三刻,便是破土的大吉之兆。”
“哦?”嬴政惊问道,“难道先生还会占卜?”
李斯哈哈一笑:“王上可别忘了,师尊他可是……”
李斯的声音止住了,笑声也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