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关灯
护眼
第239章 桂花树上你和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金秋十月, 桂子飘香。

魏晋南北朝时,不知从哪个喜欢风雅的士人开始,汉宫后苑中的贡品桂花树先走进了官员的府邸, 又进入了民间。如今已经是京中常见的景观树。

如今的长安, 当然没有影视剧中的雄伟美丽。

百姓的房子总是灰扑扑的, 道路上铺着石板也多泥泞,让人不敢细究这些泥泞中的水是哪来的。

桂花如云时,从宫门的高楼上往下眺望, 长安城的街道终于有了几分现代人想象中的韵味。

京城也有童生试。

考生入场的前一日,李玄霸给李世民补贴了点家用,花钱让百姓把考场外的道路洒水清洗。

考场开门, 李世民又从内库里拖出来不知道哪里进贡的金色盔甲,让兵卒们穿得亮闪闪的迎接考生。

大概是听到了大唐皇帝内心的期盼声音, 考试当天是个艳阳天。

考生们进入考场的时候, 纷纷抬起手挡住眼睛。

闪,太闪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玄甲兵吗?皇帝陛下把玄甲兵都派出来了?

“玄甲兵为什么是金色的?”

“众所周知,陛下的玄甲兵不打仗的时候一定要是金色。其实在战场上他也想把盔甲弄成金色,只是打完几场仗, 金漆都掉了,又变成了玄甲。”

“真的吗?”

小小孩童仰起与裴行俨五官相似的脸, 一脸怀疑表情。

裴行俨捏了捏孩童的脸,大笑道:“不信你问李三,李三说了你总会信。”

孩童疑惑:“李三是谁?”

李玄霸道:“我。”

孩童一脚踹裴行俨小腿上:“阿兄!对我老师礼貌些!”

裴行俨笑道:“我叫他李三, 他叫我裴大, 怎么不礼貌?友人之间都是这么叫。你叫他老师, 我叫他李三, 我们各论各的。”

孩童一脸纠结,觉得这样不对,但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急得满脸涨红。

李玄霸笑眯眯地在一旁兜着手看裴行俨欺负比他儿子还小的幼弟。

裴行俨之前屯兵云南,李世民叫他回来当宰辅都不回来。

本来云南那群小国还在犹豫,不太清楚中原的情况。魏徵在南边到处张贴告示时,顺带到裴行俨那里见了一下云南小国的使臣,非常温和地告诉他们,即使是藩属国也能在大唐科举做官。

裴行俨等了许久的仗,就打不成了。

这倒不是云南小国听闻能在大唐做官十分激动,所以臣服大唐。

大唐都已经派宰辅到各地广招人才了,看来中原肯定早就平定了,否则怎么轮得到瘴气丛生的岭南?

李玄霸和李世民提起云南的时候,习惯性地叫他们“南诏”,但其实他们现在还不是南诏。

云南洱海那么小一片地,实力强大彼此抗衡的小国都有六个,统称“六诏”。

后世所说的南诏是六诏中的蒙巂诏。

开元年间,大唐帮蒙巂诏统一六诏。因蒙巂诏在其余五诏之南,大唐人懒得记他们太复杂的国名,就在自己的文书上把他们定名为南诏。后来南诏人自己都称自己是南诏了。

高丽人对此应当很有感触。大隋也嫌弃高句丽国号麻烦,所以称呼其为高丽。高句丽抗议无果,逐渐也自称为高丽了。

李世民的战略思想是羁縻统治的地方拆得越细越好。

他当天可汗的时候,对待藩属国总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态度,“朕不干涉你们,只要向朕称臣都是好臣子,你们自己看着办”,好像之前那个举兵灭国的人不是他似的。

李隆基的战略思想是扶持亲近自己的势力。

但南诏是个白眼狼,前脚借大唐的兵统一,后脚就叛了。后来南诏在称臣和反叛中反复横跳,大唐内部安定他们就称臣,大唐一乱他们就复叛,背靠着吐蕃的支援,南诏是中晚唐的老对手。

大唐在灭亡前,把吐蕃和南诏都拖死了,灭亡的时候武德仍旧充沛。

李隆基吃的亏,李玄霸定不会让自家二哥吃,特意叮嘱了二哥。

李世民摊手:“我本来就不会吃这个亏,是重孙吃的亏。就算我很努力地教导后人,但当皇帝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无能为力。”

李玄霸为二哥的洒脱大为震惊。

连子孙的错误决定都不能让二哥难受,他可太难受了。人生乐趣真是越来越少了。

李世民当皇帝后日理万机,对外夷的情报收集工作就落在了李玄霸头上。

以前兄弟二人身边没有帮手的时候,李玄霸也是负责情报和后勤,现在干回老本行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高武:投放万界,青蛇变真龙! 洪荒纪元之战 至尊从苟道开始 六朝 洛水流尽遇寒霜 信息素独占 开局一座荒岛[末世] 攻了主角攻 穿成一个老男人(女穿男) 我在霸总文学里当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