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宋斩神魔

关灯
护眼
第283章 重回大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83章 重回大宋

李青云立于不周山断崖之巅,满目洪荒大地,一片苍茫沉寂。

残阳如血,恍若给这方天地涂抹了最后一抹悲壮,让人不禁想起先前那场惊天动地的血战。

山谷中残破的战旗仍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诉说着不久前的厮杀与呐喊。

血色余晖落在坍塌的神山遗迹上,不周神山的残体已经在李青云体内复苏,隐隐散发出古老且狂躁的力量。

他能感受到它与自身血脉相互激荡,心脏处如战鼓擂动,撼人心魄。

风卷尘沙,扑面而来,昏黄世界里一片萧索。

他微闭双目,耳畔似仍回荡着洪荒大地上那些厮杀的呐喊。

曾经,人族与妖族鏖战之声震彻寰宇;巨兽嘶吼,大地崩裂,万物仿佛都陷入毁灭的漩涡。

此刻只余残垣断壁、焦土荒原,一如身经百战后苍凉的英雄。

伴随着记忆的翻涌,李青云体内灰雾再度翻腾,宛如上古邪灵在血肉深处低语。

那低语犹如妖魅的诅咒,一波波冲击他的神识,令人头痛欲裂。

可更为强烈的,却是不周神山残体在他胸口燃起的金色辉芒。

这道光宛如金乌破晓,强行震退了灰暗邪力的侵蚀。

李青云忽地睁开双眼,神色透着坚毅。

脑海里,他忆起二帝、旱魃以及各部落首领,他们正在为新的人族秩序奔波忙碌,不再需要他继续留在洪荒。

念及此处,他轻抚胸口,只觉一股灼热之力在皮肤下奔腾,似可焚尽一切阴霾。

突然,空中倏然闪现一道透明裂缝,宛如刀锋划破了苍穹的帷幕。

微光闪烁之间,裂缝深处隐隐浮现出星河般的幻影,李青云眯起眼,依稀看见另一个世界的轮廓。

那是城郭楼阁繁立的大宋——暮色中,灯火已然映照出熟悉的烟尘人间。

两个世界交叠在他眼前:一边是洪荒沉沉,仿佛还残留着远古洪流的余韵;另一边是大宋繁华,万家灯火下的街巷人流,宛如幻梦。

而此时,这如梦如幻的交错竟诡异地契合在一起,让人恍如置身光怪陆离的画轴之中。

李青云深吸口气,缓步向前,将手掌探向那裂缝,仿佛能触及横亘于天地之间的神秘屏障。

他轻声道:

“这是……回家的方向吗?”

话音虽低,却带着莫名的期待与伤感。

记忆中,那方世界里有穆桂英、王玄甫等挚友,也有大宋盛世的繁华鼎盛。

断崖之上,尘沙仍被大风卷起,却再难动摇李青云踏立于断石的坚定姿态。

他不再迟疑,抬脚踏入那透明裂缝。

只见光影霎时扭曲,日光仿佛在顷刻间归于沉寂,漫天尘埃也化作无声烟雾。

他感到身体一沉,如坠漩涡,只觉天地折叠,灰色涟漪翻滚而来。

在那灰暗的涟漪深处,成百上千的虚影忽隐忽现,有的怒目而视,有的悲泣无声,似乎都是人族先灵或被斩灭的邪祟。

它们在灰雾之中轮番涌动,如鬼魅般向李青云贴近,耳边交杂着古老而晦涩的低语,阴冷刺骨,似要将他的心神连根撼动。

忽然,一阵如雷的怒吼自李青云胸腔迸发。

他想起自己曾奋战于洪荒之上,四大金简、武神秘法……在他血液中激荡的金色雷火倏然涌起,宛若浩瀚雷云击碎黑暗的囚笼。

伴随着一声爆鸣,周遭灰暗场景开始分崩离析,褪为破碎的阴影。

裂缝之中渐渐浮现出大宋尘世的景象,灯火与硝烟在漆黑夜色下交织,一股人间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却又被血腥与火药味冲得变得复杂而陌生。

李青云双足踏下,才发现自己已经稳稳立在一座残破石桥之前。身后那裂缝迅速合拢,不留半点痕迹。

他抬眼环顾四周,城墙斑驳,河水浑浊,似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却无人修缮,残破不堪。

夜风拂过鼻息,带着沉沉的腐朽味。

远方传来若隐若现的哭喊声,与妖异的嘶嚎交错回荡,让人心头为之战栗,仿佛又置身战场边缘。

李青云轻声呢喃:

“我……回来了。”

语气中既有疲倦,又带着欣慰。这里毕竟是他曾经浴血守护的大宋,虽然满目萧瑟,但依旧能让他感受到一丝人间烟火的温度。

夜空中,星光稀落,云影暗沉。

李青云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不周神山残体的躁动与那丝莫测的灰暗力量。

他知道,前路依旧凶险莫测——洪荒的阴影未散,大宋亦笼罩在新的危机之中。

但他已经踏出了这一步,无论怎样的黑暗,都将在这方天地里重新揭开帷幕。

“此处虽破,却终究是故土。”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远方城郭,眼中渐渐涌现战意与坚毅。

夜色沉沉,冷风扑面,似有厉鬼在暗处低吟,令人生出难以言喻的寒意。

李青云屏息凝神,继续前行,从石桥向下望去,却见浑浊河面漂浮着几只破损的竹筏,水波间隐约能看见模糊的漂尸。

那尸影随着水流撞到桥基,发出轻微的拍击声,听得人心底发寒。

他握紧长刀,脚步轻踏过那破旧的桥面。

夜风带着血腥与潮湿的腐味,让李青云胸中愈发压抑。

忽地,河岸边闪起微弱火光,映照出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蜷伏在破席下瑟瑟发抖。

二人瞧见李青云的身影,眼中满是惊惧与哀求,却不敢靠近。

李青云见此情形,心头如被针刺。

记得当年离开时,汴梁城繁华稳固,虽有妖邪隐患,却尚未见如此凄惨景象。

如今三界破碎,难道神魔之祸已然席卷此地?

他沉默地与乞丐相视片刻,随即抬步走下桥。眼前是一片低矮破败的民居,焦黑的瓦顶宛如被巨爪撕裂,只余残垣断壁。

空气里飘散着令人作呕的焦糊味,似有余烟在夜色中袅袅升起。

驿站前后,几处昏暗灯火下,零星聚着些行商与衣衫褴褛的灾民。他们交头接耳,言语中尽是惶恐与绝望。

“听说东南又有一座城被攻陷,那些骨魔吃人不眨眼……”

“唉,如今朝廷也不知被哪路道士把持,官兵守备日渐松弛,真是叫人忧心啊。”

“小声!现下城隍庙都给玉虚宫的人占了,谁知他们的耳目在哪?”

李青云将这些话一字不落地收入耳中,心中惊疑不定。

蓦然,他眼角瞥见几名身着道袍的陌生人穿过巷道,手执拂尘,面容冷峻,态度极其傲慢。

只见他们对那些求生无门的流民呵斥、挥鞭驱赶,犹如赶牲口一般。

一名衣衫破烂的孩童因体力不支摔倒在地,痛哭哀求,却被当头一鞭抽得皮开肉绽,哭声凄厉尖锐。

李青云眼中寒光一闪,手中的刀微微颤动。

他心里几乎要怒火爆发,可正欲出手时,那名道士竟像嗅到危险的气息一般,猛然抬起头,在夜色里四下搜寻。

李青云心下一凛,暗自思忖:

“这道士修为并不算高,却对杀气颇为敏锐,可能是有异宝护身。我此时若现身,只怕要打草惊蛇。”

他将怒意强行压下,缓缓退到阴影之中。

只见那道士与同伴低声商议几句,随即带着那些流民离开,往城内深处走去。

李青云立在原地,望着其背影消失,心中一片冰冷。

大宋曾为中原龙兴之地,何时变得这般混乱?

想起远在洪荒的炎黄二帝,为保人族不惜血战到底,与此间道士欺压百姓形成鲜明对比,李青云心中悲愤难耐。

正自感慨之际,一股诡异的阴寒从背后窜起,好似冰爪攀上他的后颈。

抬眼望向夜空,见黑雾翻滚,宛如有恶鬼蛰伏其中。

忽然,一道狼形怪影自屋顶扑下,形貌似狼,却长满白骨尖刺,口鼻间滴着暗红涎液,森然可怖。

它似嗅到血腥味般,猛地冲向街巷深处。

“嗷呜——”

凄厉的嚎叫声在夜色中回荡。

几名离得近的百姓被突如其来的怪物吓得魂飞魄散,四散而逃,可仍有倒霉之人被那怪物凌空扑倒,惨叫声骤然而止。

宛若血腥大口在瞬间吞噬了生灵的希望。

血腥之味立刻在巷中弥漫,不少人惊恐得匍匐在地,面无人色。

李青云眼里迸射杀机,毫不犹豫地拔刀纵身,一脚在碎石上借力,整个人如同疾风般掠过夜幕,直取那狼形骨刺怪物的后颈。

刀光划破黑暗,闪出一道寒彻骨髓的冷芒。

“当——”

怪物察觉到背后杀机,身形猛的一顿,却仍然被李青云一刀劈中颅骨。

随即听得“咔嚓”一声,骨裂血溅,怪物连哀嚎都未及发出,身躯便直直地摔落在地,抽搐着化为一滩猩红血肉。

夜幕深沉,碎瓦残垣间残留的腥血味尚未散去。

几缕微弱的灯火在破屋中摇曳,映照得人脸上一片惨黄。

直到此时,藏在破屋内的几个平民方才敢探出头来,怯生生望向巷口那个刀锋尚带金芒的年轻男子。

只见他长刀已经入鞘,背影挺拔如松,神色间虽不见波动,却似有一股令人安定的威严。

“多谢……恩人!”

一个妇人颤声哽咽,颈项一垂便要下跪叩谢,却又因恐惧,不敢靠近。

李青云微微摇头,示意他们赶紧寻地躲藏。

众人虽心有感激,仍不敢多言,只能颤颤巍巍退入暗影之中。

地上那骨刺怪物的尸体尚在抽搐,漆黑的血液从裂口里迸出,沿着街面淌开一片血痕。

那液体中飘散着诡谲的恶臭,如同灵界深处怨兽之秽,带着不祥的能量波动。

李青云凝眸片刻,皱眉自语:

“果然神魔降临,形势愈演愈烈……大宋的危机,已非同小可。”

若此等实力近第六境巅峰的妖兽能在城内横行,便说明灵界与人间的通道早已大开。

他心下沉重,轻叹一声,朝着更深的巷道走去。

一路行来,几条阴冷窄巷宛如地底冥道。

灰尘中夹杂焦黑瓦砾,有些地方仍残留被妖火或神雷灼烧后的痕迹,可见这里经历过惨烈的交战。

李青云每踏出一步,都感到空气里萦绕着人间与神魔交融的邪异气息,让人不禁毛骨悚然。

当他走到一处倒塌的城楼附近,只见残破的青砖堆里忽然闪过微弱的灯笼之光。

灯光照亮来人的面孔,两道雪白剑眉,目光犀利却带着丝焦虑,不正是昔日名动江湖的白眉大侠徐良?

李青云脚步一顿,二人隔着夜色,四目相对。

徐良愣了片刻,随即惊呼:

“青、青云?!”

李青云既见旧识,心中激动,连忙上前拱手道:

“徐三哥,别来无恙?”

徐良眉宇间掩不住激动,几步抢到李青云身前:

“你……你果真回来了!这段日子我们都以为……唉!”

话未说完,喉间一阵哽咽。

李青云轻拍他肩膀,微叹道:

“我没事,只是这汴梁城……怎会落到如此田地?”

徐良神情黯然,似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咬牙道:

“事不宜迟,先随我去偏院再说。”

两人当下不再耽搁,悄然闪进一扇破败木门。

门后却是座祠庙遗迹,四壁早被战火灼烧,屋顶塌了半边。

昏暗灯火下,原来藏着一队开封府的忠义兵士,个个衣衫染血,面容困顿,却仍恪守职守。

见李青云现身,诸人皆大喜,眼中燃起一丝久违的希望。

徐良压低嗓音,说道:

“自三界裂口打开后,神魔纷纷闯入人间。玉虚宫的道士原本也来助阵,却仗着神通胁迫皇帝下旨,令道门代天理世。那些自称‘仙师’之辈对百姓横征暴敛,又不将朝堂放在眼里。加上灵界的妖魔肆虐攻城,大宋内忧外患,已然风雨飘摇。”

说话间,他言辞悲愤,脸上满是痛惜。

李青云闻言,心中如有怒焰燃起。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键慧眼,眼汇箭一 修行路上,我能预知未来 龙族:你好路明霏 异世猎爵:从接肢神尸开始 在神诡世界里逐道长生 签到修仙从厉鬼开始 从魔神柱开始,打造无上魔界 万载道域 神石战纪凡人的逆袭神话 混在托瑞尔白龙日常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