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5月16日,弘光政权兵部尚书阮大铖带领刘泽清、刘良佐大军从南直隶一路杀向杭州,号称二十万,辎重粮草络绎不绝。
住在杭州总督府的朱慈烺听到这个消息顿感麻烦,还是不能太小看了古代人,心想我刚接手杭州,朱由崧就打过来了,自己的一堆部署安排还没来得完成,真是有点无奈,眼下并没有几个能打仗的将军。史可法虽然忠心可嘉,但打仗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往往后世对他的主流评价多是能力不行做错了很多事加剧了南明的党政内乱,只因他本是弘光政权的重臣却与朱由崧离心离德,还跟马士英、阮大城等人争权夺利,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社稷之臣。但从朱慈烺面对的处境来说,还是后世之人对他的要求太高了,即便自己身为太子是明朝最合法的继承人,也有玉玺为证,但仍面临着四面楚歌的风险,并没有像世人所说的,逃往南方就能振臂一呼,所有人都能听自己。只有他愿意离开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弘光政权首辅位置,一心一意的辅佐自己,史可法是自己唯一可以信任的大臣,他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但打仗领兵方面还得再商量商量。随即让太监李继周把史可法、刘宗周、陈子龙、方国安喊来商讨国事,堵胤锡因被派去说服何腾蛟所以他并不在杭州。
史可法早听说朱由崧派了大军来袭,此时城中只有六万多士兵,不免有些着急“太子殿下,叛臣阮大城带二十万气势汹汹,我们应及早联系黄得功带兵来援助,再加上堵大人联系的何腾蛟五万兵马,只需要坚守杭州城等援军一到,定然能击退来犯之敌”
朱慈烺听完思考了片刻,觉得这样安排再固然打退阮大城,但江南大部分城市依旧在朱由崧的掌握之中,再回去他可以有无数次的翻身机会,何况离清军大举南下只有一年的时间,不能在这里陷入拉锯战,要想个一战定乾坤得法子。“陈子龙将军你有何看法”
陈子龙知道自己带兵打仗的机会来了开口道“殿下,臣以为一味的话防守并非上策,我们只有一座城,长期处于防御战中,我们消耗不起。不妨在城外设置营寨,敌军进攻城池,营寨士兵就进攻敌军后方;敌军如果进攻营寨,就出城进攻敌军营寨,敌军一到追上我们就撤,成掎角之势”
朱慈烺心中不免有些惊喜,这不就是伟人的敌疲我扰、敌追我打的战术吗,没想到在古代也可以运用自如“陈将军此计甚好,你带两万兵马到城外设置营寨,方总督你负责城里布防,与陈将军互相配合”
陈子龙和方国安立马叩谢“臣得令”
在确保了杭州城的防守万无一失之后,朱慈烺立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另外,我以为杭州有何腾蛟的五万兵马援助防守不是问题,至于黄得功的四万人,我想带去打南京”
朱慈烺的一番话立马让他们目瞪口呆,南直隶可是大都市不同于一般城市,必定防守森严哪能说打就打的,史可法立马劝阻“殿下不可,风险太大了,南京打下来费时很久,如果阮大城派兵回援那不就被包围了,何况江北尚有高杰三四万人随时都能救援,那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朱慈烺“史首辅,我知道这很冒险,但此时南京兵马都来打杭州城中并无多少人,他们也不知道黄得功是我们的人,高杰都是投机取巧之人,只会观望,我还是有很大把握的,至于阮大城的军队一旦想回去还望诸位替我拦截拖延几日”
史可法在听完了朱慈烺的谋划,越发的敬仰这位年轻的太子,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一旦成功受益很大,拿下南京,阮大城的军队将无处可去,“殿下你说的想法可以一试,但臣以为风险太大不如由臣子替您殿下跑一趟”
朱慈烺摇了摇头,越发坚定了信念“史首辅,这件事只能我自己去,我是太子,是大明唯一的继承者,他们皆言我是假的,此时更不能退缩,南京城里也有很多认得我的人,我有传国玉玺,只有我去才能让那些观望的将领知道我是真的太子,让谣言不攻自破。我自当遵循祖训,大明的江山将由我自己来守护。”史可法等人深受感染,这位太子殿下是想效仿先祖皇帝从南京起家,都觉得大明中兴有望了无不敬佩。
朱慈烺为了以绝后患,预防阮大城军队被打败以后逃往西边,东边全是海如果阮大城真的跑去了就可以从南京和杭州出军围死他,“还有一事,等阮大城部队撤退以后,让何腾蛟拿下宁国府和徽州府,你们继续追击一路拿下上海,把阮大城往北逼,那时我和黄得功将军拿下苏州,再围歼他的剩余军”史可法等人自知道这位太子小小年纪就这么多谋划,非常欣慰,连连称赞,也都表示遵命。
在商谈结束以后,朱慈烺为了隐蔽性只带了几百锦衣卫直奔滁州而去,滁州紧挨着南京,相距不过四五十公里,行军半天即可抵达,改变大明朝命运的时候来临了,自己性命也全看是否能打下南直隶,前路尽是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