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日月燃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三章 扩军 2 隐蔽招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两千老兵成为最基本作战单元的小旗班长;三千老兵则原封不动,不掺加任何新兵,继续做为王战最中坚、最有战斗力的近卫旅;除了太监和锦衣卫,所有新兵员都来自于城外现场招募,而不是坐等人来报名,打了所有企图掺沙子的人一个措手不及,几乎完全杜绝了掺沙子的可能;最后,艰苦的训练,思想的教育,理想与尊严的映照,现实的待遇和家人的饱足,具有足够的力量将这些新军锻造成为一个有志一同的战斗集体,消灭任何阴暗的异动。

对于新军,王战不耐烦大曌那些繁琐不明的编制,更讨厌种种互相扯后腿、彼此相压、互相拮抗的实职差遣、虚衔冗官:耗费钱粮不说,效率更是极其低下。

所以王战新军现在模仿的是彼世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彻底的三三制,三小旗为一总旗,兵力称为排,三总旗为一百总,兵力称为连,三百总为一把总,兵力称为营,往上是千总团、游击旅、参将师、副将军,直至总兵,兵力相当于集团军。

参将师这一级的编制大约万人。

军制从此简单明了。

从把总开始,各级军事主官额外配给警卫班、警卫连、警卫营。

当然,军职名称王战没做改变,现在一小旗班就相当于彼世一班,队长按大曌惯例照旧称为小旗,唯一变化的是一小旗的编制是十二人。

之所以定为十二人,王战是为了保证两盾两矛之后能有四排火铳轮射,充分保证火力连续性,减少火力间隙时间;这还只是现在,久远的将来,各种现代单兵武器出现之后,十二人的基本编制将可以保证充足的火力——王战也有火力不足恐惧症。

......

随着模拟对抗演习的结束,在王战的示意下,三千老兵以密集队形集结在校阅台前,行动迅速、有序,队列横平竖直,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一条线。

他们身后是两万四千人组成的一个横比较平竖比较直的大方阵和满桂、尤世禄等人的横不平竖不直的方阵。

满、尤等人的大阵不但看着乱,听着也乱,乱哄哄,其中只有孙祖寿和秦良玉的比较好。

孙祖寿这些兵有很多是宁锦之战前临时在蓟镇内挑选的,或许都比较敢战,军纪却不一而足,只有孙祖寿原来的直属麾下阵列整齐。秦良玉则一直治军严谨,白杆兵虽然在浑河殉国甚多,但是活下来的人仍然将精神风骨传承了下去,尤其是秦良玉这个白杆兵的精神大旗仍在,所以白杆兵的军阵军纪都比较好。

王战站在作为校阅台的凝翠殿上,身旁是孙承宗、张春、袁崇焕、何可纲、毕自肃、孙元化、卢象昇、孙祖寿、满桂、尤世禄和尤世威,还有纪用和刘应坤这两个镇守太监。

纪用颇有些意气风发,只因赵率教守信用,真的推他为首功,说他临危不惧、在东奴攻城时亲上城头维持军纪、鼓动士气。皇帝虽还是不出意料的把首功给了做为军事主官的赵率教,但也因此对他大加赞赏,称他为军法镇抚官的榜样:监督军纪军法,紧盯军饷发放,振奋军心士气,绝不干预战策。明确他从此就列入新军军籍,职位就是总兵、集团军一级的集团军军法镇抚。

刘应坤对此羡慕得流口水:

大家伙原来都是纯粹的家奴,镇守太监在边关再牛也还是太监、家奴,现在纪用却成了有明确官身的军法镇抚,穿上了军法镇抚官统一的军官袍服——盾牌形补子,补子上是和御史言官一样的神兽獬豸。还是集团军一级。

“这就脱离了九千岁,成了天子亲军,直面皇上了。正经的官身,遇事直秉天子,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死后必入宗祠族谱。”

刘应坤心里念念叨叨,大口的口水流入鼓动的喉头。

不止刘应坤羡慕,除了那些富裕的实权太监大珰,几乎宫中所有太监都露出了羡慕之意,这也正是纪用意气风发的源泉之一。

若是正面细看,就能看到台上纪用的眼睛有些发红——纪用这两天每天晚上都是苦苦背诵新军军法条例,翻来覆去地读《华夏先贤志》和《华夏英雄谱》,读新发行的那张邸报,生怕忽略了皇帝的某些深意。

当然,这些人除了羡慕,还有震恐:高杆上的人头中,有一排比较新鲜的,清一色白面无须,现在都能看出来生前的富态——皇上练兵一个月,新军中派出去采买的人,报回来的价钱与大内府库历年来的采买价格相差极大,只有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结果就是军法镇抚印证核实之后,在宫内公审,一批掌管支出、负责采买的内府肥太监被砍了头。

现在宫内新鲜蔬菜和猪羊肉类的采买支出降低了近九成,而且再没有哪个太监敢在民间强买强卖甚至拿了就走。

采买审计整肃之后,除了让采买变得实打实,节省下来大量费用,额外带来了一个没想到的效果——皇帝爱民之意和新军军纪军法之严由此在民间迅速传开,名声愈发响亮。

名声响亮的延伸效果就是有无数人想要投军,就连外地、比如肃宁一带许多自宫却找不到门路入宫当太监的穷汉都纷纷涌入了京城,集中于城外关厢的棚户之中,等着皇帝什么时候再招兵,搏一个扬眉吐气、光宗耀祖。

......

王战与众将所站凝翠殿的后方,沿着北海北岸,是一道新建的两丈高、三十丈长的弧形长墙。长墙环抱着凝翠殿,墙下新垒砌的青石基础深入水中。凝翠殿被改成了凝翠亭——墙壁被拆除,以利于亭内发出的声音利用弧形长墙进行拢音反射。

在没有扩音器材的情况下,王战站在凝翠亭上讲话,可以让声音清晰地传遍前方。这出自王战的设计,设计的来源自然是天坛和彼世那些不用任何电声器材的歌剧院,那些歌唱家站在弧形背墙的圆心附近,可以让自己的声音不借助任何喇叭就让最后排的听众听清,天坛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田赋新政,派出内操军将田赋新政宣讲给老百姓听,派出厂卫去山西,放出诸妃,诸般举措之后,王战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魏忠贤与大臣们的心思上。

强军在手,宫中近卫都是自己的新军,饮食掌于皇后,很快民心也都是自己的,异动的心思已经不值得王战投注太多精力,王战很清楚什么才是根本,将绝大多数精力都投注在新军训练上。

操典,训练,反馈,总结,改进,训练......衣食住行、思想文化,一个多月的辛苦,五千颗种子发了芽:军纪严明,粗识文字,人人知晓华夷之辩、民族大义;劈刀刺枪,放炮开铳,骑马驾车,战力初成。

站在凝翠殿上,看看满桂等人大军的军容,再看看自己总共还不超过四十天的新军,王战心中豪情涌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咀嚼历史味道 大唐小说家 乱世长歌 快穿之惩治恋爱脑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你的寿命余额不足 逍遥王盛世大唐我说了算 荒野直播:环球冒险从群演开始 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