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关灯
护眼
第134章 只要你开口,给你一个管学副大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种人物,在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受到礼遇和重用。

因此,光绪认为李奇维就是他要找的人了。

这让李奇维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

英国佬闲的没事了?竟然在光绪耳边吹风,这是准备把自己抬上高位啊。李奇维心中跟明镜似的,别看光绪顶着个大清皇帝的名头,在国内,恐怕是所有官员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

几年前的杀头景象,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没有哪一个人敢和光绪走的太近。

现在慈禧同意变法新政,光绪觉得自己又行了,他的机会来了,于是显得急不可待。

他的想法很美好,那就是尽量往新政中塞人,培养自己的势力,为真正的亲政积蓄力量。

但是,在国内,迫于慈禧的淫威,官员们几乎都不会真心辅佐光绪。

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向了朝堂之外,想从民间寻找特殊的人才。

而李奇维就是他选中的可造之材之一。

年轻、背景干净、精通西方格物、而且还有巨大名气。

这样的人,让光绪感觉非常放心,在朝堂上也不容易受到攻讦。

到时候他略施手段,动以真情,那李奇维还不纳头就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此,当初他是笑着给张德彝密旨的,他被自己的智慧折服了。

李奇维理清了这里面的利益关系后,浑身通透,轻轻一笑。

他才不管新政背后有多少大佬在博弈,在争权夺利,充满多少阴谋诡计。

他也不担心英国从中作梗,不怀好意,密谋着什么。

一切都要以实力说话。

这个管学副大臣,非常符合李奇维的要求。

既游离于朝堂权力之外,不遭人嫉妒,又能让他合理合法地推动教育改革。

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职位。

本来他还担心,自己回到国内,擅自办大学,会不会受到清廷的威胁。

现在来看,自己是多想了。

只要你愿意出钱出力,清朝才懒得管你,只要不公开宣扬某些思想就好。

而且他怀疑张百熙恐怕很乐意自己做他的副手,然后他本人当甩手掌柜。

毕竟,教育领域不容易出成绩,不好升官。

甚至干的太好了,反而惹得慈禧不喜,那就欲哭无泪了。

现在的大清,做官之道只有一句话,舔好慈禧,其他一切都是虚的。

突然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李奇维,难得开起了玩笑,他问张德彝:“张大使,这个管学副大臣是多大的官啊?”

张德彝还以为李奇维被说动了,心道年轻人果然沉不住气。

任凭你西洋知识再多,哪怕能获得物理诺奖,但是论为官之道,依旧只是个雏儿。

同时,他还感叹光绪的手段老辣,几句话就把李奇维收为己用。

“陛下才是真正的天纵英才啊。”

“李奇维的物理知识只是小道尔,陛下的用人手段和胸怀才是大道啊。”

自己在心里拍了一通皇帝的马屁后,张德彝笑道:“如今新政初立,职位草设,和以前大不相同。”

“很多职位无法用以前的等级划分。”

“但管学副大臣,位卑权重,若要对比,恐怕至少是个员外郎级别的。”

“奇维贤侄,伱可千万不要看低了这个职位啊。”

“以你如今的年龄,已然是皇上圣恩,超擢提拔了。”

李奇维假意笑了笑,心中了然。

说白了,这个新政,只是慈禧和众多势力妥协的结果。

恐怕从上到下,都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意它能干什么。

说不定哪天就被取消了。

如今清朝的正统决策机构还是军机处、内阁,下面行政机构则是六部。

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这是一部之内的等级。

真实历史上,清朝在1905年设立了学部,专管全国学堂事务,等级与六部平齐。

设学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两人,负责管理学部工作。

学部之下,则设立5司12科。

所谓的管学大臣,大概就是学部下属的改革司的正职长官。

类比其他各部,应该就是郎中级别。

而管学副大臣作为副职,自然就是员外郎级别。

各科长官则是主事级别。

如今李奇维只要回到国内,就能从一介草民,直升从五品的员外郎。

这在张德彝看来,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至于李奇维本身的英国爵士身份,则自然被他们忽略了。

清朝的统治者全部都是鸵鸟心态。

你李奇维虽然是英国的爵士,我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动你,但也绝对不会承认你。

李奇维笑了笑,他反正也不在乎官职大小。

他现在有点期待回国后的生活了。

到时候,看他如何以小小的管学副大臣,搅动大清的风云。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能成圣,整个超凡界都有责任 学霸就是要肝 食足良缘 哇草,拐来的夫君竟然不是人 紫府仙缘 相公被灭门,她带领全家种田造反 型月,开局投靠狮子王 一斤肉一个属性点 综穿:魔法怎么失灵了 大师姐靠灌鸡汤重振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