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连根拔起
跟麾下将领沟通最省心,赵孝骞不需要告诉他们前因后果,只要告诉他们如何做,将领们便一丝不苟地执行。
上下级达成了绝对的信任,才能做到如臂指使,赵孝骞这些年刻意搜罗史书上留名的名将,而名将们也没让他失望过。
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终究是有过人之处的。
比如种建中,他在战略层面以及治军方面确实能力出众,赵孝骞多次跑回真定城,把大营将士扔给种建中,麾下将士在种建中的统率下,无论操练还是作战,表现可谓完美。
比如折可适,这位出身赫赫有名的西北折家,正经的将门虎子,为人脾气有点暴躁,而且性格颇为粗鲁,可他在阵前却是一员猛将,交给他的任务从来没让赵孝骞失望过。
还有宗泽,张嵘,狄谘等人,也都是各有各的特点。
赵孝骞自傲的是,自己还是有点识人用人的才能的,他亲手挑选出来的将领个个都不凡,能领着这样一群名将征战四方,实是生平幸事。
折可适脾气暴躁,但在赵孝骞面前老实得像只兔子。
大家都是同龄人,折可适甚至比赵孝骞还大几岁,但折可适对他很服气,是打从心底里的服气。
短短数年,靠着一支数万的军队,生生扭转了宋辽两国的局势,这也不够让人服气么?谁能干出这样的功绩,折可适也愿对他服气。
被赵孝骞从西北调到真定,不仅折可适倍感荣幸,西北折家也很高兴,当年宋夏一战,赵孝骞的表现不凡,不仅折可适看在眼里,西北将门折家上下全都看在眼里。
朝廷调令折可适入龙卫营麾下时,折家二话不说送折可适上路,他们很清楚,让折可适这小子跟着赵孝骞肯定不亏,前途一定亮得晃眼。
所以尽管折可适比赵孝骞大几岁,可他在赵孝骞面前却表现得像个乖巧听话的弟弟。
“杀人这活儿我熟啊,老行家了,哈哈!殿下只管说要杀谁,老折我亲自把他脑袋拧下来,献于您帐下做酒器。”折可适豪迈大笑。
赵孝骞嫌弃地一撇嘴:“离我远点儿,谁家变态用头颅做酒器,我没那爱好。”
“殿下,听说辽人好这一口儿,他们喜欢把敌人的头颅砍下来,用古法硝制后做成酒器,捧着个头骨盛酒狂饮,啧!”
“少特么废话了,我叫你大老远跑来,是跟我闲聊的吗?”赵孝骞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纸上密密麻麻写了地名,以及一串道观寺庙的名字。
“你让麾下将士分兵几路,把这些道观寺庙全办了。”赵孝骞道。
“‘全办了’的意思是……都杀光?”折可适不确定地问道。
赵孝骞迟疑了一下,本来以他的性格,杀敌除害这种事一定要做绝,不能给敌人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这些道观里的道士僧人如果只是敛财,倒也罪不至死,没必要造太大的杀孽,毕竟袅袅肚里怀着孩子,为了孩子积德,如今也不便大开杀戒。
叹了口气,赵孝骞道:“先把道士和僧人全抓起来,交给皇城司审问论罪,该怎么处置自有皇城司决定。”
“不过,若遇到反抗或逃跑的,格杀勿论。”
折可适接过赵孝骞手里的纸,扫了一眼,然后咧嘴一笑:“殿下放心,此事交给末将,定给你办妥,两天时间足够。”
赵孝骞又道:“解决了这些道观和寺庙后,还有一件事,这件事比较痛快,可以让你大开杀戒。”
折可适果然两眼一亮:“真的?”
赵孝骞慢吞吞从怀里又掏出一张纸,道:“这是真定府辖下的几座山头和田庄,盘踞在此的人皆是杀人越货的盗匪,大约四五股势力,你解决了道观和寺庙后,马上带兵把这些地方剿了。”
顿了顿,赵孝骞道:“平剿盗匪,可以一个不留,送这群祸害早早投胎。”
“是!”
天生的杀才,说起杀人折可适就兴奋了。
一切交代妥当后,赵孝骞离开了大营,折可适恭敬地将他送出辕门后,转身便瞠目大喝道:“奉郡王殿下军令,点兵!”
…………
接下来的几日,真定府辖下九县的地盘上,突然冒出好几股大宋将士,每一支大约两三千人。
他们携带火器,如狼似虎地冲进九县辖下建在城里或野外的道观庙宇,将里面的道士和僧人抓走,只留下一干信众莫名其妙地面面相觑。
短短两天内,宋军将士便扫荡了十余座道观寺庙,导致辖下百姓民心动荡不安,听说是真定知府赵孝骞下的令,百姓们更懵了。
这些百姓本是善男信女,他们信道或是信佛,赵孝骞突然下了这道奇怪的命令,辖下的道观寺庙全被扫荡,在百姓们看来,这位郡王殿下这不是跟神仙佛祖对着干吗?
一时间真定府辖下议论四起,纷纷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