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早安大明

关灯
护眼
第1037章 一家人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037章 一家人吗

为了争夺那个位置,皇室内部同室操戈的事儿屡见不鲜。

而且,几乎每朝每代都有这等事儿发生。

前汉,从汉高祖开始,太子刘盈,吕氏,戚夫人……

前唐就更不消说了,玄武门之变,李隆基发动宫变,马嵬坡之变……

哪怕是前宋,也有烛光斧影的故事在悄然流传。

大明开国没多久,就发生了靖难之役,这是开端。

随后是夺门之变。

英宗复辟。

权力甘美,以至于让人泯灭亲情,泯灭人性。

道爷重情,算是个异数。可惜先太子去得早,以至于许多人说他没福。

裕王孤苦伶仃,就占了个长子的名分。卢靖妃执掌后宫,卢氏在宫外遥遥呼应。景王深得道爷宠爱……

道爷不喜裕王!

这是公论。

按理,景王就该顺势而为。

裕王就该奋起反击。

殿内默然着。

黄锦低着头,想着宫中最近的舆论和暗流。

景王南下,这是一次自爆之旅。

一旦他得罪了南方士大夫们,夺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

“娘娘。”

宫中无岁月,卢靖妃看着依旧是那个模样,仿佛不会衰老,她拿着文书抬头,“何事?”

陈燕拿着一封书信,面色凝重的进来。“是殿下的书信。”

“给我。”

卢靖妃接过书信,打开后,景王熟悉的笔迹映入眼里。

在信中景王说了南下一路的风土人情,但却对卢靖妃最关心的局势只字不提,更遑论自己的事儿。

卢靖妃放下书信,揉揉眉心,苦笑道:“那个逆子,他知晓我担心什么,却只字不提。”

陈燕说,“娘娘,最近外面的言论对殿下不利。那些人说殿下跟随长威伯南下,这是要割儒家的肉。”

“儒家,庞然大物也!”卢靖妃幽幽的道:“此次我也不知……为何陛下答应让老四南下跟随长威伯。难道,他下了决心吗?”

陈燕说,“娘娘,若是如此,大事可不妙……要不,去试探一番?”

陈燕这等女官和卢靖妃、景王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所以,她急切的看着卢靖妃,“娘娘,此等时候万万不可犹豫啊!一旦大局定了,再想翻身……绝无可能。”

一个内侍低声道:“娘娘,宫中人都在说,长威伯站队了,选了裕王。”

“裕王去北征,赢得美名。老四南下,这是去得罪人。”

卢靖妃眼中有痛苦之色,内心挣扎着。

“娘娘,陛下来了。”

“如此也好。”卢靖妃叹道。

她起身出殿。

道爷带着几个内侍缓缓走来。

一个嫔妃站在路旁,含羞带怯的对道爷福身,“见过陛下,陛下……清减了。”

道爷看都不看她一眼,见卢靖妃出迎,便微微颔首。

卢靖妃看了那个嫔妃一眼,眼中第一次少了讥诮之色。

对于卢靖妃来说,权力只是让自己不寂寞的一个工具,而她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景王身上。

一旦景王夺嫡失败,就只能去封地就藩。

从此母子相隔,再无见面的机会。

——藩王无旨意不得擅离封地。

说起来帝王和藩王之间的关系早些时候没那么僵硬,事儿的改变发生在武宗时期。

宁王谋反,把帝王和藩王之间的关系彻底引爆了。

前汉时有七国之乱,前晋藩王也闹出八王之乱,为后来异族大举南下埋下的祸根。

从此,君臣对藩王态度大变。加上有当年成祖皇帝以藩王之身逆袭成功的案例在,于是,把藩王当做是猪豢养着就成了君臣的共识。

只是想想自己的儿子以后会成为一头被豢养的猪,卢靖妃就心痛如绞。

道爷和蒋庆之一直未曾表态和站队,这让卢靖妃心态平和了许多。

既然如此,那就再看看吧!

就这样,两个皇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平衡,直至裕王北上,景王南下打破了这个平衡。

“见过陛下。”

“嗯!”

道爷进了殿内,坐下后,缓缓说:“担心了?”

“臣妾……”卢靖妃苦笑,“刚接到了老四的书信,满纸都是南国风情。”

“朕也接到了。”景王的书信同时来了好几封,道爷和卢靖妃,甚至还有裕王和妹妹长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摆烂主播,挣够两百就下播 钓鱼又赶海,我是渔村最靓的仔 神豪:我的舔狗金无穷无尽 颠覆战国之魏国 郭氏大明,远迈汉唐 从亮剑开始抽卡崛起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帝国联盟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从重生美利坚1919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