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红尘十万丈,芥子纳须弥,便在这十万软红尘中,曾有一热闹小国名曰北坞国,国中拢共只有一座主城,因坐于洲陆之北而得此名,其国虽小,然相隔十数里却靠有一座高山,亦是唤作北坞山。这二者相伴数百年,国中百姓早已记不得是因靠山而得国名,还是因立国而取山名,总之百年光影,也是弹指而过。
在北坞国内眺望北坞山,只见其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倒是颇有仙意。可国中百姓虽与其比邻而居,却从不敢上山一步,只因祖祖辈辈口耳相传,道山中精怪横行,除却提铃喝号的喽啰小怪外,山中还盘踞着一只青绿大蟒,传言其血口如盆、双眼比锣,生的是丑陋无端!而且此蛇最厌孩童哭闹,若半夜听闻哭声,则必要夜访寻至门前,血口一张便要连吞几个小孩,着实是吓人得很。此言一传十、十传百,传至后来,若百姓家中有顽童哭闹,则父母必要言及此事,果有止小儿夜啼之效。
只是说来也怪,虽有流言横生,可数百年来,国中百姓与山中精怪却也相安无事。直至有朝一日,北坞国外突然来了位白衣男子,此人在听罢过路樵夫之言后,忽又笑问道:“有这等厉害的妖怪,怎么老伯还有砍樵落脚之处?”
樵夫闻言摇头,又伸手指了指远处,道:“我等从不上山,就在那山脚砍柴,招惹不到它们。”
男子又笑道:“看来这妖怪也是讲理。”
“郎君说笑了,妖怪哪有讲理的!前些日子咱们北坞国就有一个汉子失踪了,他婆娘有见自家斧锤落在山脚,想那汉子定是叫妖怪捉走吃了去。前头危险,郎君还是往回走罢,进了城中好做歇脚。”
男子听言不语,反是叮嘱樵夫道:“老伯且先回城,我看这天色有变,是要下雪了。”
樵夫闻言却是大笑:“郎君是外来客,不知咱们这儿四季常春,百年来从未飘过雪!”
男子听罢也未说甚,只是随手自路旁折过一截短枝,放在樵夫背筐内,言道:“多谢老伯相告,手中无物,折枝相赠,还望老伯莫要嫌弃。”
此言一落,男子便转身再往北坞山行去,樵夫见状,还欲上前劝阻,可前迈数步便遇大雾遮道,再抬眼时,那白衣男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樵夫心中一叹,无奈转身回城,然路途未半便觉周侧渐寒,将至城中时,半空中竟已飘起了鹅毛大雪,樵夫大惊,又忆起那男子之言,心觉此人不同寻常,忙将背上竹篓放下,自己探身一瞧,竟见枯柴之中藏着一锭元宝。
樵夫心内更是惊异,可他再欲回想此事,却惊觉自己忘了那男子长相,脑中浑噩一片,混沌之际只觉背后有一股神力,推着自己走回家中。而待神思再度清明时,樵夫也早已将此番奇遇尽数忘罢,只记得自己在山脚砍柴,竟是挖出了一锭元宝,真乃老天保佑,走了一番财运!
这厢老倌是无心遇福福偏至,却苦了那北坞山中的众多精怪,乃是有心避祸祸偏来。北坞山并不算大,却因人迹稀少、灵气丰沛成了精怪争抢修行之地,只是这处精怪虽多,得道的却寥寥无几,唯有山顶隐月洞出了位道行颇高的蛇妖,这蛇妖却也古怪,来此地后占了个洞府便闭门不出,终日只泡在洞中寒潭内,有小妖求见他也是闭门不应,自个儿独独快活。
后也不知怎的,这妖物修行多时,竟也生出了几分凡人的好胜之心,他见洞府冷清无人、无甚气派,便从山上捉回了几个兔精狐怪,专做把守洞府、提铃喝号之用,俨然成了北坞山之主,复又逍遥快活了数百年。
直至这日大雪忽降,北坞山一日冰封,也冻得这青蛇自寒潭中钻了出来。未几,便听得洞外兔精来报:“大、大王,不好啦!这天上下起雪来了!”
兔精修行平平,这时也是冻得直哆嗦,青蛇见罢更是气道:“我这北坞山千年长青,哪能无缘无故下起雪来?定是山外招惹了甚么东西,大王我这就去瞧瞧!”
兔精慌忙道:“大王,我曾听人说风雪雷电皆乃异象,乃由仙家掌管,这来人竟能叫大雪封山,想也不是善茬,大王不可冲动啊!”
兔精修为虽平,早年却在山下跟过一位道士,已是青蛇麾下见识最广的一位,听他如此说来,青蛇便也留了个心,又在洞府内藏了一阵。可左等右等,洞外的雪却是愈下愈大,蛇本畏寒,饶是他修为尚佳,此时也觉神思颓靡、双目难睁,洞内众妖更不必说,早已冻晕了过去。见手下如此,青蛇心知躲不了几时,思索再三,探身往洞外瞧了一眼,却未见洞外有甚天兵天将,只见漫天白雪之中有一道颀长身影背手而立。
青蛇撑着眼皮,却瞧不清来人模样,他思之又思,咬牙暗道:“我在此处修行,又未惹下甚么孽障,凭甚要怕仙人?再说往日历劫,也只见过雷劫,哪曾听得甚么风劫雪劫,来人许也是虚张声势,实则无甚本领。”
他这般想罢,便一手按在腹下内丹处,另一手两指合拢,掐诀在前。这般回转了三四轮灵力,只见他额上青鳞细布,眸中瞳仁竖起,一根细长分叉的蛇信子也自口中吐出,似这般人形稍褪,他才可稳住灵力。
又吐纳了三四息,青蛇才起身一跃,身上灵力稍动,随即换了套青袍,手中又凭空变出把尖利短矛,这般行当齐全,他才敢出门相会。
而他一脚刚迈出洞府,便听得洞外有人笑言:“隐月洞——”
此人一袭白衣,正立身洞外,仰头瞧着洞前三个刻字。青蛇听他一字一顿缓缓念来,只觉语含戏谑,心中登时恼起,怒道:“你是何人,来我洞外作甚!?”
白衣男子并未转身,只在隐月洞外上上下下细观一遭,这才颔首评道:“你这蛇妖倒会附庸风雅。”
这人说话文绉绉的,青蛇虽不明其意,但听其语调也知并非好话,他胸中怒气愈炽,大喝一声:“转过身来!”
白衣男子依言而动,微侧过身来,露出一张极为英朗的面庞。青蛇见他转头,本是万分防备,可待瞧清了此人相貌,他却是心中一震,直愣愣呆在原地。
原来青蛇虽是久居山中,却也知晓美丑,他手下精怪修为不当,只能化得半妖半人之身,瞧上去自然面貌丑陋、古怪万分,他自己虽是修行尚佳、容貌清秀,但也远不及身前之人,更兼自己此刻妖身未褪,心头不由生出羞恼之意,他双眸一闪,往回撤了一步。
见这白衣男子走上前来,青蛇愈是心虚,色厉内荏道:“你是从何处来的?再不止步,休怪我不客气!”
可那人却仍旧踱步上前,青蛇叫他逼急了,一咬牙便自掌心汇力,灵力加注于短矛之上,闪身便往男子身上刺去。
这短矛本是他自其他妖修那儿抢来的,也锻了些奇石仙宝,有凿山破障之力,称得上一把神兵,只是这回利刃却成了废铁,短矛未触及男子,便叫那人两指一挥,断做了两半。
“外器之力,最为无用。”
青蛇大骇,退了两步便欲躲回洞中,却不知那人使了甚么法术,竟叫自己动弹不得。情急之下,青蛇摆手一动,化作了一臂长短的细蛇,堪堪窜回了洞内,便在他自以为逃出生天、暗自心喜之际,却突觉尾上一痛,竟是叫那人踩住了尾巴。
可怜这蛇妖在山中多年,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之理,还心存侥幸,真当自己能逃过这遭,却不料来客本事如此之大,轻而易举便拿住他要处,如今又怎生逃脱?
那男子慢条斯理地蹲下身来,一手捏住青蛇七寸,笑道:“轻敌,乃是大忌。你在这山中作威作福多年,如今囚于我手,自该认我为主,从今往后,该唯我是从。”
听罢此言,青蛇忿忿难平,在男子手下不断挣扎起来,还欲趁其松懈,在此人腕上咬上一口,只他刚有动作,胸腹便觉一阵剧痛,尤以七寸之地为最,此处是他内丹所在,最是要紧,此时却落在了他人之手。
一股濒死的惧意涌上心头,青蛇不敢再动,只得静悄悄盘在男子臂上,听候其发落。
许是见他乖巧许多,男子便也卸了力道,冲其言道:“化回人形。”
惊惧之下,青蛇只得依言而办,然而极寒之下他灵力隐散,便是化作人身亦是面色苍白,只得瞪眼望向男子。
“可有名姓?”
青蛇哼声道:“天地所化,要何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