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天才到底有多么恐怖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啊,我叫姜浩,是本次特训班的主讲人。”
周三上午九点,姜浩站在了讲台上。
虽然这已经是第三期的特训班了,但是面对台下一个个带着各种“头衔”的大佬,姜浩还是能感觉到很强大的压迫力了。
这几场培训班下来,让姜浩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多了几丝执着的期待。
他也想有个牛逼的“头衔”,这不是单纯为了装逼,而是为了让自己心里有点底气。
姜浩虽然年轻,但是凭借着“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组员”、拼多多,以及他在经济学领域逆天的成就,台下大部分都是知道他的。
但是一个大部分人对姜浩的标签是“经济学”啊!
他一个社科类的学者,怎么站在了讲台上?
当然,台下也总有聪明人,那些之前读过姜浩经济学论文的学者一惊,瞬间明白了一个惊人的内幕:这绝密的jhsx代号不是‘讲好数学’,是‘姜浩数学’啊!
所以当姜浩站在了讲台上,整个教室里面陷入了躁动之中。
站在台上的姜浩看到这一幕已经有点多见不怪了,之前两场特训班开班也是这样,他的数学秘密被保守的太好了,甚至连“jhsx”这四个字母都是绝密。
而当作为助教的汪廷政抱着一摞厚厚的《jhsx讲义》开始发放的时候,教室彻底轰动了:这场特训班竟然真的是姜浩的主讲?可是他不是搞经济学的嘛?
接着,一份份厚厚的讲义发到了大家手里。
第一期培训班的时候,这份讲义还挺薄的,但是到了现在,经过姜浩和一群院士的不断完善、注解,以及前两期特训班学员的论文刊录,这份讲义已经很厚了。
面对嘈杂的教室,柯万顷院士拿过了话筒,走到了讲台上,站在了姜浩身边,开口道:
“大家安静一下啊!”
“这份讲义不允许带出这间教室,更是不允许誊抄!”
“然后如果特训班结束后,大家有新关于这场特训班知识的新成果,不允许公开发表,只能上传给我们小组,我们会进行筛选,合格的文章会被录入这份讲义的。”
接着,柯万顷院士很严肃的补充了一句:“请各位一定准备保密条例!”
柯万顷院士讲完后,台下开始翻看讲义的听众更加躁动了:
“我的天,这份讲义后面这么多注解啊?”
“这后面竟然刊录了复旦大学陆万言教授的一篇论文,我就说,前一段时间,我找他,他一直说忙!”
“这讲义写的什么啊?我怎么根本就看不懂?”
“这好厚啊!”
“这什么啊?”
教室里,坐在前排的是几位院士和几位重大科研项目的总师,他们早已经接触过这份讲义,而且他们是这份讲义编著委员会的委员,他们是淡定的。
坐在中间和后排的是冯世铎、吴明这样的年轻教授、研究员和一群被遴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是这场特训班的列席学员。
这场特训班不要求他们能够掌握多少,只是让他们对此有点概念,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筛选。
这场特训班是很严格的,特训结束后,会有一场考试,考试顺利通过的学员会继续接触这份讲义;
而考试不顺利的,他们要彻底忘记这次特训,直到这份讲义被解密公开。
看着台下众人的嘈杂,台上的姜浩压了压手,开口道:
“大家安静一下啊,讲义已经发下去了,今天主要的课程内容是对这份讲义和讲义里数学思维的初步介绍。”“然后晚上大家可以自己回去预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