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芯片必须要突破
沈倩还是和以前一样,笑意盈盈的看着陆山,话也不多。
陆山主动和沈倩搭话,最后在杨川等人的追问之下,大家也知道沈倩到现在还没有男朋友。
陆山因为在大学连跳三级,所以现在是江州大学的研二学生也是讲师。
沈倩则在燕京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霸。
陆山看着沈倩的眼神,内心一点道不清的情愫。
同学们一边开玩笑,一边回忆着过去的高中时光。
假期过后,陆山重新回到江州,进入了伴矽公司。
为了保证公司最大的隐秘性,公司并不高大上,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
伴矽公司位于江州大学旁的一座不起眼的低层办公楼里。
四周是学术气息浓厚的科研楼和实验楼,周围环境安静且充满活力。
尽管公司规模不大,但这里却聚集了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大家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突破半导体技术的瓶颈,迎接未来计算架构的革命。
一走进公司大门,几名员工就注意到陆山的身影,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尽管陆山是老板,平时忙于公司运营和对外沟通,已经好久没亲自到公司来过了。
“陆总!”一位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的年轻工程师看到陆山,忍不住笑着打招呼,眼中带着明显的激动。
“欢迎陆总来视察工作!”另一个技术员也笑着走了过来,礼貌而略带几分腼腆。
陆山点点头,淡淡一笑:“最近公司进展如何?”
赵凯是公司的一名技术支持经理,他走上前来,显得有些拘谨,但依然忍不住露出兴奋的笑容。
“陆总,最近我们有一些新的突破,尤其是在内存和硬盘的研发方面,进展很快。”
他指向旁边的工作区,那里正摆着几台正在测试的设备。
陆山轻轻点头,走向那个方向。
他知道,伴矽公司这几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外部宣传,但在科技领域内,他们的名字逐渐传开了。
尤其是在芯片材料的创新方向上,吸引了不少行业内的关注。
“张灵溪在哪里?”陆山问道。
“在这边,正在准备今天的汇报材料。”赵凯回答道。
走进公司一侧的会议室,陆山看见张灵溪正在摆弄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似乎在最后检查工作报告。
张灵溪是江州大学材料化学院的研究生,兼任伴矽公司的负责人,虽然她年纪不大,但在技术方面的造诣和管理能力都非常出色,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陆总,您回来了。”张灵溪抬起头,微笑着迎接陆山,眼里充满了惊喜。
自从上次和陆山一起去深市出差后,公司一改组,陆山总是忙碌已经很久没有来公司了。
陆山点点头,随即看向她手中的报告:“工作怎么样?有进展吗?”
“还不错。”张灵溪整理了一下报告,开始汇报公司目前的最新情况。
“伴矽内存、伴矽硬盘和伴矽主板的市场反馈都不错。”
“首先是伴矽内存,目前的进展非常迅速。”
张灵溪兴奋地说道:“我们的内存产品,比传统内存的速度和容量都有大幅提升。”
“目前pc内存大概是2gb到4gb,但我们的内存,不仅速度超快,而且容量已经突破了10tb。”
“体积也更小了,唯一不同的是,标准内存是板条形式,按照你的要求,我们的内存模块则微型化,大小大约和指甲盖差不多,比上一代要小三分之一。”
“10tb?”陆山微微一愣,目光转向旁边的实验设备。
显然技术的进步比他想象的更快。
10tb的内存,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数字,几乎已经超出了常规计算机的需求。
张灵溪轻笑了一声:“还是按照你的要求,目前我们还在挤牙膏。为了避免市场上太过惊讶,也为了不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我们选择了一步步升级。市场上现在标准的2gb内存,我们推出了4gb内存条,如果市场推出4gb的,我们推出8gb的。而我们已经有技术突破,随时可以超越。”
陆山哈哈大笑,张灵溪算是得到了他的真传。
陆山点点头,“硬盘呢?”
“硬盘方面,情况也差不多。”张灵溪又翻开一份报告,指着图表解释。
“传统硬盘大约在2013年是1tb到4tb,市场大多数人用的都是1tb或2tb的硬盘。”
“但我们现在的硬盘,单个容量已经可以做到1024pb——是的,1024pb。”
“拓扑半金属实在是太厉害了!”
她略显得意地说,“但是,我们同样没有一下子推向市场,而是采取了逐步发布的策略。”
陆山听着她的话,非常满意。
伴矽的硬盘和内存技术,已经跨越了常规技术的限制,故意将步伐放缓,这才有战略意义。
陆山点了点头,有张灵溪在,他还真的不用太操心。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突破技术瓶颈,尤其是在主板和硬盘的生产工艺上。”陆山说道。
“是的,陆总。”张灵溪答应道,“我们会加速研发进度。”
随后张灵溪又汇报了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
“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供应给了神船,以及其他一些电脑厂商,除了联翔以外,几乎所有的大厂都在采购我们的内存和硬盘。”
“我们也开始了单独的硬件销售,针对一些小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整体来说,公司的收益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在硬盘和内存的订单方面。”
陆山听着,脸上浮现一丝满意的笑容。“这就好。”
他点头,又看向一旁的技术支持经理赵凯,“那生产线的情况呢?跟得上市场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