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九成的建筑材料,多是从外地长途运输而来,工程极为浩大。
太极殿也被翻新了。曾经简约庄重的殿内装饰,如今已被繁复奢华所取代。
李世民喜欢巡游。
频繁巡游,每次出行都有庞大的队伍随行。
为了满足其出行需求,地方不仅要修建大量行宫,还要准备丰富的物资,包括各种珍稀食物、精美日用品等。
吃食上那就更讲究了。
以前节约。
日常膳食也就六道菜,八道菜,最多不过十二道菜。
但如今,起步就是二十一道菜。
多的时候,有九九八十一道菜,象征九五至尊的尊贵身份。
每日膳食,是一场汇集天下奇珍的顶级盛宴。
尚食局内,数十位顶级厨师各施绝技。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餐桌上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珍稀食材。
来自岭南的荔枝,被用冰块层层包裹,经快马接力,日夜不停送至长安,只为让李世民能在晨曦微露时,品尝到那鲜嫩多汁的果肉。
冰块的制作,自然是根据太子的制冰法来的。
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度,沿途设置了大量驿站,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只为让李世民能在清晨品尝到这一口甘甜。
还有用东北深山里的熊掌烹制的菜肴,熊掌经过特殊处理,肉质鲜嫩,搭配着各种珍贵的香料,味道醇厚。
更有一道用深海鲨鱼鳍熬制的羹汤,汤面上漂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脂,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每一道菜肴都由顶级厨师精心烹制,烹饪过程中使用的调料也都是世间罕见,如产自西域的藏红、南洋的丁香等。
餐具都已经不是宫廷烧制的瓷器,而是大块和田玉制作而成。
餐盘呈圆形,薄如蝉翼,玉质温润细腻,触手生凉。
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呈祥图案,每一道线条都流畅自然,栩栩如生。
汤碗则是由整块羊脂玉打磨而成,碗壁上雕刻着细致的云纹。
筷子由象牙制成,象牙经过特殊处理,表面光滑如镜,顶端镶嵌着两颗小巧的红宝石,与玉质餐具相得益彰。
有天李世民做了个梦。
梦到了跟观音婢一起赏。
于是第二天醒来,就下令打造新的御园。
要收集全天下最漂亮,品种最全的。
衣食住行。
龙袍这块自然不可少。
新的龙袍,底料是从蚕茧中抽取的最上等丝线,经过特殊的染色工艺,呈现出璀璨夺目的明黄色,这种颜色的染料取自西域的一种珍稀植物,制作过程极为复杂,十斤植物才能提炼出一小勺染料。
袍身上九条金龙蜿蜒盘旋,龙身由纯金线绣成,每一片龙鳞都绣得极为细致,金线的粗细均匀一致,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龙的眼睛则用红宝石镶嵌,那红宝石颗颗饱满,色泽鲜艳,每一颗都价值连城,是从遥远的南洋岛国历经千辛万苦运来的。
领口和袖口处,镶嵌着一圈洁白圆润的南海珍珠,这些珍珠均为天然海珠,大小几乎一致,每一颗都经过严格筛选,只有最完美的才能被选用。
李世民的奢靡,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从衣食住行到娱乐休闲,无不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大臣们肯定是看不下去的。
以褚遂良,马周,魏征为代表,纷纷上奏劝谏。
儒家主张克己复礼,节用而爱人。
陛下如今的作风,显然是不适合儒家思想的。
早朝。
褚遂良言辞恳切地上奏:“陛下,往昔我朝初创,陛下厉行节俭,天下归心。今宫殿大兴,劳民伤财,恐失民心。”
李世民呵呵一笑:“哪里劳民伤财了?朕的是自己的钱。”
“百姓们可是高兴不已,朕可没有徭役,都给足了工钱。”
“又哪里伤了民心?”
人人都恨隋炀帝,人人都想当隋炀帝。
更何况现在的李世民,内库比之国库都不差。
马周上奏:“陛下容禀,臣诚知陛下以钱雇役,百姓暂得资财之利。然今奢靡之风渐炽,恰似燎原之火,若不遏制,后患无穷。”
“今宫殿营造不休,巡游所费无算,内库虽丰,安能经久?异日若逢水旱兵戎,需财巨万以济苍生、御外侮,彼时内帑空虚,将何以应之?”
“且陛下广集天下奇,营建御苑,此举虽显皇家之尊,然目下百姓,尚有困于饥寒、不得温饱者。陛下以天下为怀,安忍于万民艰难之际,竭民力、耗民财,以遂此奢华之好?”
不得不说,文人一张嘴,怎么都能说。
你是皇帝,天下百姓都是你的子民。
如今天下人大部分都不得温饱,作为皇帝又怎么只能顾自己的奢侈呢。
魏征更是态度强硬:“陛下!忆昔贞观之初,陛下与百姓同其甘苦,轻徭薄赋,政通人和,是以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皆颂陛下圣德。”
“今陛下生活奢靡,臣恐陛下与百姓渐生疏离,失却民心。昔隋炀帝杨广,恃其富强,穷奢极欲,土木不息,征伐无度,致社稷倾颓,国祚短促。陛下当以隋为鉴,切勿重蹈覆辙啊!”
好家伙,民心这快,也给说明白了。
李世民面色一沉,心头怒火上涨。
“汝等莫要妄言!”
“朕自登基以来,南征北讨,拓土开疆,为大唐创下不世之功,今享些许富贵,的还是内库钱财,便称重蹈覆辙乎?”
魏征见状,跪地叩首,虽知龙颜不悦,仍硬着头皮进谏:“陛下息怒!”
“臣等岂敢有诋毁陛下之心?”
“陛下之丰功伟绩,上达于天,下布于野,百姓咸颂。”
“然臣等实忧奢靡之习,消磨陛下之志,使陛下不得如往昔般勤政恤民。”
“想当年,陛下宵衣旰食,一心只为大唐兴盛,今耗费诸多心力财力于奢靡之事,又焉能全心治理天下乎?”
朝堂之上,一时鸦雀无声,众臣皆垂首敛息,大气也不敢出,静候李世民发落。
良久,李世民神色稍缓,开口道:“诸卿所奏,朕当详加思忖。退朝吧。”
李道宗很无奈。
早朝上,这等情况,他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好似陛下也没有问他。
当然,李世民对于太子那边,还很是关注的。
洛阳是李世民曾经的大本营,情报这块,自然丰富。
自从李承乾抵达洛阳后的一举一动,几乎每日都会呈现到李世民最新打造的精美龙案上。
一开始,李世民是很生气的。
就准备再次下诏,命其立即返回长安。
但又听说太子正在大量建造工厂。
想了想,还是等等吧。
好歹之前给了太子三个月的时间,也能说得过去。
刚回后殿。
内侍张阿难就汇报道:“陛下,洛阳传来消息,说太子打造的纺织厂,未来收益堪比煤炭厂。”
李世民眼睛一亮:“果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