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统统我啊,专克你来的[快穿]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种马铃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因为在何月茗得建议下,何曾光总算是下定了决心,拿出积蓄,跟其他在开荒的人买了地。

“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他们就算把荒给开了,也不能立马种粮食,一亩荒地官府标价四钱,你出三钱买一亩,他们不会不肯。早些凑齐十亩地,就能早些种大老爷说的马铃薯,那可是亩产五千斤的宝贝,三文钱一斤卖的话,就是十五两;十亩地,就是一百五十两。你如今只是出三钱银子而已。你非要自己开荒省钱的话,眼瞅着秋天都要过完了,难道这马铃薯,还能冬天播种不成?”

何月茗是这么与他算账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何曾光很难不心动。

如今儿子身份可不同从前了,毕竟是跟着贵人读书的,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

只要是他在家提出的建议,何曾光都会仔细斟酌。

问了大老爷这马铃薯适合播种的季节,被回说,最晚十月底,大冬天是种不了的。

何曾光咬咬牙,拿出银子买地去了。

乡亲们果然如何月茗所说,非常乐意将土地卖给他,虽然大家都喜欢见到自个儿名下田地增多,可是种地就要有耐心,没那么快见到成效,他们更愿意眼下就拿着三钱银子,去囤办些年货,好好过这个冬天。

再说开荒而已,除了费把子力气,又不钱,村里也不缺待开的地,来年农闲了再来开就是了。

何曾光原来就开了四亩,这是最早落户的,后来又开了近四亩,如今一口气买了十二亩,总共便是二十亩的田。

托了韩东的福,他只是喊了一声,就跑来两名官差,亲自替他们丈量好大小,他们甚至一文钱都没给,当场就拿到了新的地契。

家中田产扩展到了十亩水田、二十亩旱田,陈巧娘乐得见牙不见眼。

买足土地的当天晚上,何曾光就钱从系统处买足了二十亩地的马铃薯种子,系统还手把手地教他如何迅速地翻地、施底肥。

据系统说,这肥不但能保证出苗健康,还能增产两千斤,何曾光实实在在地心动了,再一问价格:

【一袋五文,可供十亩地使用。】

“这么便宜?那我要两袋!还有那个容易翻地的省力铁锹,洛阳铲,我也要一把。”何曾光接着说。

大老爷刚才还热心推荐了两样工具,说是有了这两样东西,翻地、挖沟,都能快上不少,价钱也还好,两百文一把。不过大老爷信誓旦旦说,这两样东西至少能用上四五十年都不坏。

何曾光信了。

【四百一十文,已自动从宿主账户扣除。】

光芒一闪,何曾光钱袋子里再次少了笔钱,只是门边多了两样新工具,两袋据说是肥料的好东西。还有两大麻袋,就是那神奇的马铃薯种子了。

何曾光打开了门,陈巧娘探头探脑地走进屋,一下就看见了门后的几个袋子。

她稀罕地打开最大的那个,拿出其中一个马铃薯种,见这东西不过一只手掌大小,却长着青紫色的芽,看着怪吓人的。不由得问:“这就是种子?这么大的?”

跟着走进来的何月香、何月茗姐弟俩叶好奇地凑过来打量。

“大老爷说是就是。”何曾光回答说:“大老爷说这玩意就是马铃薯,上头发的芽就是种子,等明天翻完地、施了肥,挖个浅沟,一个个放下去种了就好。”

陈巧娘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只要是大老爷吩咐的,她反正都是愿意照着去做的。

何月茗忍不住拿起了那两样工具,铁锹他认得,只是大老爷给的似乎比他们这里的寻常铁锹略有不同,瞧着精致很多,把手也是铁的,铁锹头还多了个东西。

至于另一样,他就不认得了,看起来像是铲子,又比他们村里有的窄小许多。“爹,这两样都是大老爷赐的?怎么用?”

何曾光挠挠头:“就那么用呗,大老爷说什么工欲善什么什么,必先什么什么,反正就是让我选两件趁手家伙的意思,我看其他那些东西又大又贵,我也不认识,又怕什么都不拿,惹大老爷生气,就选了这两样。明天到地头再看有什么用吧。”

何月茗便也不再多问。

第二天,他照常去隔壁村禹府读书,何月香看家,何曾光、陈巧娘则拿着农具去到村尾的地里,开始劳作。

到了晚上,两个人一脸喜气地到家了。

“不愧是大老爷给的神兵,用起来就是不一般!”说话的是陈巧娘,她手里拿着便利铁锹,在院里演示。“我只要这样用脚一踩呀,这头就下地里去了,轻轻一撬,那土地就翻了过来,比以往拿锄头干活,不知轻便了多少!今天你爹用锄头,我用这个,我那块地翻得又快又好,人也不累。”

何月茗闻言,很是稀罕地将那铁锹取了过来,左看右看。

直觉告诉他,这东西稀罕之处就在它比寻常铁锹多出来的那块地方上,貌似是个小机关。“爹,你能再买两把吗?一把你自己明天用,另外一把,我想带给老师,这种东西要是能上报给工部,模仿出来推给所有百姓,肯定能立功。”

何曾光本还不以为然,这东西一样得两百文呢,小子说买就买,还一口气就是两把,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可后来一听,他要把这东西进献给驸马爷,上报给朝廷,去讨赏?

他立时就来了劲:“就这么个小玩意,能立功?”

“我听老师说,这些年圣上非常看重民生,像是先前让大家开荒,低价立契、严惩侵占百姓土地法的推行,都是因为这个。老师说,只要谁能让百姓多种粮、多交粮,就能被当今看重,论功行赏。因为这是利民惠民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何曾光苦了脸,读了书说话就是不一样,四个字四个字地往外蹦,他一个大老粗,哪听得懂这些?

“要是有赏,你尽管拿去,要是没有,就算了。”

他只好说。

陈巧娘道:“还是晚一些吧,这两样东西虽然好用,可也不是多稀罕的东西,指不定旁的地方早就有人在用,只是我们这边地方小,不知道呢?你眼巴巴地拿去,能说是大老爷送给咱们的?不能吧,总要编个由头,要么是你想的,要么是你爹想的。可驸马爷这样见多识广的,万一在哪已经见过了,你岂不是要丢人了?到时候让驸马爷以为你小小年纪,贪功冒进就不好了。”

“对对,这样也不好!”何曾光忙道。儿子好不容易才得了贵人的青睐,可不能轻易失去。

何月茗听完,觉得很有道理。“那我听娘的。”

有了这两样好东西,夫妻俩干活的效率一下就上来了,没两天就将二十亩地施了一遍肥,又全部翻好、按系统教的办法,正确地种下马铃薯。

等盖好土,天又正好下了一场绵绵秋雨,像是老天都在助他们一臂之力般,替他们省去了浇水的麻烦。

紧接着,天气也顿时转冷,正式进入了冬天。

幸好先前订做的衣、被都好了,陈巧娘去付了尾款,大包小包地带回了家。

何曾光原以为,这都冬天了,大老爷总该让他喘口气,歇会儿了吧?

他都已经打好算盘了,钱袋子里还至少有五两左右的现钱,这可是一笔巨款!足够他去镇上的赌坊里痛痛快快玩一场了。

一想到所有曾经因为他穷而瞧不起他的人,目睹他手握巨款时的表情,他就兴奋不已!

谁曾想——

【种地,真的只有春夏秋三季能种吗?宿主,我们要就是要做常人所不能的事!你要把格局打开!冬天了,该搞蔬菜大棚了!】

何曾光眼前一黑。

大老爷又划出了一块地,就在他家附近,大约也有三亩大小,他每天被喊起来开荒、翻土、又要拿钱跟大老爷买那些什么搭大棚的东西,什么绝不会生锈老化的竹架、摸起来光滑剔透不见线头,能挡风遮雨的大布。

即使有大老爷时时刻刻的提醒,但每每将这些从未见过的古怪东西拿在手里,他都非常无措。

结果不过三亩的地,他愣是忙了一个多月,才手忙脚乱地盖好,紧跟着大老爷又催促他在棚里开始种下一些反季的蔬菜,好比黄豆、黄瓜、茄子等,还有一样他看着价格便宜,但是闻所未闻的,叫西红柿的蔬菜。

除了这些,还种了些比较常见的白菜、菠菜、萝卜之类的。

何曾光心里觉得,这纯粹就是大老爷在没事找事地折腾自己,大冬天的也不想让自己闲着罢了。

何月茗知道以后却说:“往年冬天,每家每户桌上能吃的菜蔬甚少,咱们乡下人家是如此,城里富贵人家也是如此。我看老师府上的管事也对采买一事很是头疼。要是大老爷真能让你捣鼓出反季蔬菜来,咱们是不是能拿去卖个好价钱?至少要比春夏秋季时,卖当季的常见菜蔬要挣钱吧?”

知道父亲脑袋一时转不过弯来,何月茗简单粗暴地与他算起帐来:“好比说茄子,往年一文一斤,人家还不一定乐意买,毕竟这玩意谁家不种上一点,给自家吃是尽够了。可这大冬天的,谁家能有?你便是卖五文钱一斤,只怕那些大户人家,酒楼食肆都要抢着买呐。”

何曾光终于听明白了,双眼发亮:“当真?”

陈巧娘是出去卖过菜的,深知儿子所言极是,激动地说:“阿茗还能骗你不成?这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来,去年我到镇上交绣活,见到一家人将地窖里保存完好的一篮子扁豆卖到了镇上的客栈,秋天一文钱一篮子的东西,掌柜的给了他们整整十文钱!我当时就听到他们说,今年也要这样将东西留下来,高价卖出去。”

她十分羡慕地说,去年那会儿正是家里最穷的时候,她当时在身后看着那家人欢天喜地地接过十文钱,眼珠子都看得瞪出来了。

可惜人家地窖是用特殊方法做的,她一没本钱找人来挖,二是过了那季节,什么都来不及了,就算知道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也根本照搬不过来这发财的办法。

如今倒好,大老爷要直接教他们种反季蔬菜?

这万一成功的话,可就发大财了!

见妻子、儿子都这样笃定,都这样看好,何曾光也受不了真金白银的诱惑,瞬间找回了种马铃薯时的感觉,全心投入了进去。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大年三十都过完了。

今年是何月香、何月茗姐弟俩记忆中过得最开心的大年。

父亲再也不拿着家里的钱去赌了,家中有了积蓄,母亲也不必每天累死累活地奔波劳累又吃不饱、穿不暖。

姐弟俩都穿上了从未穿过的新衣裳;

今晚饭桌上,不但菜色丰盛,还有酒有肉,一家人放下隔阂,有说有笑地吃到满足。

甚至何月茗还收到了来自老师禹元玮的年礼:

包了十两银子的红封、一套崭新的书生长袍、一双羊皮短靴、一套极其精美的文房四宝。

何月茗又感动又惶恐,直言这礼太重,他无力偿还。

“你好好读书,将来入场时考个好功名,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禹元玮笑着说,随即很快转移话题:“为师新得了一首曲谱,刚刚上手,阿茗不妨听一听?”

他自然是愿意的。

悠悠琴声回荡在小小的院落里,何月茗看着这位对他恩同再造的老师,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

一定要金榜题名,不止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也要报答老师的恩惠。

老师既然要自己做官,做个将黎民百姓都放在心上的好官,那自己就如他所愿。

总之,他还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欺辱过他的人。

但他也一定要对得住所有帮衬过他的人。

(本章完)

作者说:改个名,换个沙雕一点的,看能不能在一群正经人里头沙出一条邪(血)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斗罗:我要保护我的唐三哥哥 浮云卿 快穿宿主她过分迷人 闪婚甜妻:高冷老公腹黑妻 吃饭,从硬吃开始[七零] 豪门白月光她不按套路出牌 散兵的雷系监护 团宠小娇包是全能大佬,美又飒 逃离动物园[GB] 这个反派很好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