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玄温柔的声音越来越低,那海市蜃楼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周围愈加浓厚的白雾深处。
睁开眼,自己依旧靠在少年天子温暖的怀中。抬眸朝案前摆着的玛瑙香炉望去,只见一缕缕伴着莲花清香的白烟丝丝缕缕的向上升腾。寝殿中幽香袭人,熏暖欲醉。沉睡少年的侧脸在黑暗中显得安详而俊美。仿佛一线晶莹温润的玉髓静静从剖开的原石中露出。心爱之人沉静的睡颜看得诸葛亮心中温软一片,禁不住用力搂紧了刘禅。
轻轻在少年柔软湿润的双唇上落下一个极温柔的吻。窗外是呼啸的风声,木窗被风吹拂着发出微微的声响。耳畔是少年绵长均匀的呼吸声,而自己胸腔中的那颗心似乎连跳动的频率都是追逐着少年呼吸的节奏。少年皇帝的怀抱极暖,袍袖间同样氤氲着那股他喜欢的冷冽暗香。诸葛亮只觉得自己的心仿佛变作了融化的酥酪,不断滴出甜蜜的汁水。少年暖暖的呼吸回旋在耳边,轻飘飘的,又痒又酥。望着沉睡中刘禅微微颤动的长睫,诸葛亮再次将亲吻落在少年光洁的额上。只盼能这样一直与心爱的孩子久久相依,永不分开。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极幸运的。而自己心爱的阿斗却从出生起就是个苦命的孩子。他们虽然同样亲缘淡薄,可刘禅的命运却要比他苦得太多。
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虽然很早就失去了父母。但是自己有叔父的关心和疼爱。而叔父对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前途,也一早就为他们谋划好了。正如自己的大姐嫁给刘表心腹蒯祺,正是为了攀上荆州刘表这根高枝的关系。而二姐嫁给庞山民更是为了能够立足于荆襄。叔父为他们安排的婚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为了攀缘权门、联姻贵戚,让诸葛氏融入当地士族圈子。
而自己在叔父过世后,却走上了一条与叔父最初设想完全不同的道路。当初他随叔父来到南阳时,正好是十五岁。早就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而他却在很久后才与沔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成婚。
至于原因,同样不过是为了攀上荆襄门阀士族的高枝。为了自己今后出仕铺平道路而已。他很清楚,自己娶黄氏从来与爱情无关。所看重的乃是与她成亲后,得到的姻亲关系能够让自己获得同荆州门阀交往的机会。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的爱情从来都是依从于他的权欲,与襄阳门阀的联姻并未给他期盼的仕途带来荣耀。相反地,在叔父过世后,他变成了一个躬耕陇亩、苟全性命”的山野村夫。从那时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要走的是一条和叔父原本期盼的完全不同的道路。
叔父在世时,虽然帮助他们这些子侄完成了与荆襄豪族的通家联姻,分别攀附上当地大族蒯氏、庞氏、黄氏。其目的无外乎是想完成诸葛家族的荆州土着化,方便日后出仕,重振家门。但在诸葛亮看来,自己作为客居荆州的侨寓士人,虽然家族与当地门阀联姻,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融入外州的士族社会。正如联姻大族后,非但丝毫没有沾上一点光,反倒只能长期隐居隆中,不与世事。这如何不让原本意气风发,一心想要谋求如管乐般功绩的他失落。
其实他从未幻想过关于自己的爱情适合模样,正如从一开始他就把自己的婚姻当作一场利益的交换。只是,虽然他清楚自己与黄氏的婚姻毫无感情可言,从最初就是处于利益考量。黄氏在他看来,只是个名为“妻子”的女人。他并不爱她,却也终不会因为她没有给自己带来想要的利益而休弃她。因为,他诸葛亮要做的,从来都不是普通男人,而是登上权力中心的不世之臣。
只是,说到亲缘淡薄。他与兄长交往甚浅,除了因为长期无子而过继了乔外再无其他私下来往。诸葛瑾与他一母同胞,却生分至此,原因也不外乎他们兄弟年少就长期分离,成年后又辗转流徙,最终各仕一方。故而关系淡薄如斯。
而自己虽然冷情冷性,权欲颇重。内心深处却始终根植着一种不变的信念。若他认定了谁,便会全心全意的为那个人付出一切。是的,若他诸葛亮认定了谁,便从此至死不渝。因此,每每想到刘禅。那个自己用全部心血去呵护的孩子,他都会忍不住心疼起来。
阿斗,他心爱的孩子正如甘夫人所言,生来命苦。自己虽然早年丧母,而后丧父。但却从未缺少过亲情的温暖,叔父待他和兄弟姐妹们极好,犹如亲子。他永远记得,在自己年幼时叔父总会抱着他观星,温柔地哄他入睡。
而阿斗呢?彼时不过还是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就被他那冷血自私的父亲抛弃在乱军中,根本不顾那是唯一的,与他血脉相连的孩子。更遑论,后来他对阿斗这个亲生儿子的种种苛待。
思绪回笼,诸葛亮自刘禅怀中微微抬眸。心中满是隐秘的旖旎和温柔,他是成就自己辉煌的良伴。是自己发誓要用生命去供奉的神明,是自己永恒不变的挚爱。
前路漫漫,今后的岁月中想必还会有无数艰难险阻。但是,只要有他在自己身边,即使有再多的风霜雪雨也无所畏惧。无论前方是怎样的坎坷与困苦,自己都会为了那个心爱的少年斩尽一切荆棘!
更何况,长久盘绕在他心中的担忧已经彻底解开。今后,他再不会为任何关于他和刘禅恶毒的污蔑与谣言所累。他要永远和自己心爱的孩子在一起,千年万岁,长乐无极。
想着,诸葛亮捋了自己的一缕长发,将自己的那缕长发与刘禅的一缕头发系在一处。轻轻打了个同心双结的样式。
几缕薄薄的淡云掩映着一轮明月,月色光寒,如水轻泻般照射在地上。月光下的殿宇琉璃华瓦,月色下的树影婆娑,如梦如幻。窗下竹影摇晃,晚风薄寒。殿内却是暖意融融,一室皆春。烛火朦朦胧胧透进来,带出一帐微光荡漾的晕黄。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