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也可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总比被人当作空气要强。当年那一战,王孝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师长,回归唐朝,积功升迁,终于成为大唐名将。
他这是在给李隆基透露宫中消息,可以谓用心良苦。
而武则天不仅没有拿下王孝杰,而是对武三思痛下辣手,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无论何人,皆可先斩后奏”,也就包括武三思和李隆基了。李隆基不会闹事,自然不会斩他。可武三思肯定不会消停,他会闹事,有了这尚方宝剑在,他还敢闹腾吗?
“臣在。”王孝杰忙跪在地上。
三人落座,自有人送上茶水。
李隆基身为皇孙,不顾自身安危,敢来丰州这个最危险的地方,这令人肃然起敬。
贾铭把李隆基一通打量,点点头,道:“楚王,不错!你可知,当你打了胜仗的消息传到洛阳,陛下是如何夸赞你的么?陛下赞你好小子。”
“你能打胜仗固然让陛下欢喜,然而,最让陛下欢喜的是,你来了丰州。”贾铭点点头,赞赏之意流露无疑。
王孝杰对贾铭充满敬重,亲自把贾铭领到一间上房里。
贾铭从袖管里取出一卷皇绫,展将开来,念道:“王孝杰:朕以为将令必一,将令必行!此战干系甚大,为了号令必行,朕赐你尚方宝剑……”
然而,众将听在耳里,却是如同天音仙乐似的,人人大喜,张大嘴巴,直乐呵。
“你们退下吧。”王孝杰一挥手,众将施礼告退。然后,王孝杰快步跟上来,道:“贾大人,这边请。”
“谢贾祖告知。”李隆基忙谢道。
只见武三思一脸的不信,如同看见老母猪上树似的。
“陛下又有甚旨?”众将很是好奇。
狄仁杰、王孝杰、张说这些英雄豪杰,之所以甘愿为她驱使,原因就在这里。
大非川之役,王孝杰也参与的了。他的军队几乎全军覆灭,他力尽被擒。吐蕃想要他投降,他誓死不从,吐蕃赞普大为敬重,就放他回到唐朝。
贾铭从随从手里接过尚方宝剑,递给王孝杰。
王孝杰尚方宝剑在手,李隆基撩拨武三思,这不是要让他死么?
“陛下英明!”王孝杰他们再次面向南方,大声颂扬,一脸的钦佩之色。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这就是武则天,她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在大事上从不糊涂,她总能从大局出发。为了大局,哪怕是至亲之人,她也可以牺牲。
王孝杰本人也是一脸的惊讶。
李隆基原本不想提醒武三思,只是现在要以大局为重,要齐心协力,共破突厥。若武三思老是闹腾的话,这对大局不利。尽管他的影响力很小,要是经常闹,也是麻烦。
“臣谢陛下隆恩。”王孝杰很是激动,眼中含泪。
此时此刻,他手握尚方宝剑,不由得想到了大非川之役。那一战,唐朝之所以战败,不是薛仁贵的错,是郭待封不听从号令所致。若薛仁贵手握尚方宝剑的话,郭待封也不敢乱来,就不会有此一败了。
有了这标识,此剑就是真正的尚方宝剑,绝对假不了。
“你以此禁忌状告大帅,就是要置大帅于死地,就是要让陛下无法建立大功,陛下能不对你痛下辣手?”李隆基冷笑一声道:“你这是自己找死!你应该感谢陛下手下留情,没有砍了你的狗头!”
舍王孝杰其谁欤?
“尚方宝剑?”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个个惊讶莫铭。
“大帅有空么?若是可以的话,耽搁你片时。”贾铭冲王孝杰道。
“丰州一战,固然打得不错,可在接下来的大战中,你还能打胜仗么?”贾铭话锋一转,大声问道。
丰州一战固然打得漂亮,不过,李隆基毕竟年幼,而且还是初上战场,在接下来的大战中是不是还能有所作为,谁也说不清。
“还有,你训练的军队如何了?”贾铭非常关心这事。
军队训练得好,才能打胜仗;若是不能训练出一阵能征善战的军队,何以取胜?
“贾大人,这你就放心吧,楚王训练的军队非常了得。”王孝杰捋着胡须,脸上泛着笑容,道:“虽然训练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有精锐的雏形了。若是再假以时日,训练成功的话,一定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当真?”能得王孝杰赞扬,非常难得,贾铭眼含期望。
“以我观之,楚王是名将之才!”王孝杰接下来的赞赏更加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