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子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立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嗡!”

武则天话刚落音,殿里就炸了。

群臣个个惊诧不已,一脸的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武则天偏向武氏,为此不惜纵容武三思和武承嗣这些侄子,这是武氏作威作福,横行不法的原因所在。

而李氏却是处于劣势,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却是被武则天发配到房州去,一去十几年不能回京,等于是让李显自生自灭了。

至于李旦这个儿子,武则天同样不把他放在眼里,想要喝斥就喝斥,想要训他就训他。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对李旦痛下辣手,武则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今天,武则天却是当着群臣的面,公然说出“侄子不如儿子亲”的话,这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这话意味着武氏在武则天心目中彻底失去了地位,意味着李氏的地位将会大涨。

群臣听在耳里。惊诧不已,个个一脸的迷糊。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果然是斋戒。”武三思和武承嗣恍然,脸色苍白,没有一丝儿血色。

依他想来,武则天必然是封武三思为太子。要不然的话,为何要在武氏失势之际封赏武三思呢?武三思当上太子,就没有他武承嗣什么事儿了,由不得他不气愤。

“武三思,你没有诚心,没有孝心。可朕不能没有仁心。念在你是朕的亲侄儿的份上,朕封你为梁王。”武则天淡淡的道。

群臣在武三思、武承嗣身上瞧瞧,再把李旦李显瞧瞧,一脸的恍然大悟,微微点头。

要是可以重来一次的话,他们宁愿挨饿也不敢再做如此欺瞒之事。

武则天坐下来,缓开金口。道:“立太子之事,一直在争论,这一争论就快十年了。这些年来,朕一直在思量,究竟是立侄子好,还是立儿子好,却是难有定论。近日,朕得一高人指点,心生一计,决心要试探一番。于是,要老七老八和那两个狗东西斋戒,朕想看看他们谁更诚心。”

“武三思呀武三思。你真是一头蠢猪。”李隆基看在眼里,狠狠摇头,一脸的讥嘲。

如今天这般公然赞同,还是头一回。

斋戒一事,二人做了什么,他们最是清楚,他们是整日里吃好喝好,养得白胖胖的,这诚心一瞧便知,不需多说了。

“封赏我?”武三思也懵了,一脸我没听清的样儿。

“这……究竟怎么回事?”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对视一眼,只见对方一脸的迷糊。

对于此事,他们就算浑身是嘴也莫想辩解。

“哼!”武则天冷哼一声,如同炸雷似的,冷冷的瞪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一眼。

“好象似乎可能没有错。”武承嗣愣好半天这才回过味来,紧接着就是大喜。道:“陛下还是没有忘记我们,一定是要立你为……太子。”

“……听封。”武则天眉头一挑。

“噗哧!”唯有狄仁杰、张柬之、宋璟、张说这些才智不凡的大臣把武三思这副春风得样儿看在眼里,大为不屑,失笑出声。

武三思满心以为武则天会立他为太子,却是没有想到只是封他为梁王,他大为失落。

“我是太子了!是太子了!”武三思欢喜难言,在心里大吼。

“陛下,不可呀。”

作为被武则天寄予厚望的侄子,竟然如此没有诚心,群臣为武则天不值。

群臣忙谏阻,声若雷霆。

要不是狄仁杰力阻,武则天早就立武三思为太子了。要是到了某一天发现,武三思竟然没有诚心,只是想得到江山社稷,武则天还不给活活气死?

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齐声附和。

以前,是武氏占了上风,武三思和武承嗣春风得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今,情势颠倒过来了,是李氏占了上风,武氏势屈。他们离太子之位更加遥远了,由不得他们不急。

“李氏当太子是必然,这只是成功了一步,还有第二步需要运作。”李隆基微微点头。

“甚么?封我为太子?”武三思愣愣的,紧接着就是欢天喜地,红光满面,噗嗵一声跪在地上。冲武则天叩头,道:“谢陛下隆恩!臣一定紧守陛下江山,一定要让江山流传万古。”

“怎么了?不满意?”武则天脸一沉。

今日,武则天方知侄子不如儿子亲的道理,她是感受特别深,对于群臣的道贺要不受用都不成。

“敢问陛下,何出此言?”武三思急了,顾不得别的,大声问道。

“难道是因为斋戒之事?”蓦然间,二人似有所悟。

“武承嗣听封。”武则天瞪着武承嗣道。

这太子之位非李旦莫属,唯有如此。李隆基才能当上皇帝,开创开元盛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得先让武则天立李氏为太子,然而才能确定究竟是立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武林副萌主:庄主的宠妾 一世荣宠:陛下皇后跳槽了 废材逆天:魔后太腹黑 萌宝101次示好:腹黑男神宠妻 总裁太霸道:赖上宝贝妻 我真不想做传奇 漫仙路:魔法禁忌书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绝宠无双:轻狂嫡小姐 三抢萌妻:邪少的霸道宠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