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以民为本《求推荐票! 求收藏!》
此番话语一经说出,公子汤自己都感觉很惊讶,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对政令的理解,竟然会有这么的深刻。
在来薛国之前,公子汤一直认为,国家制定各项政策,大部分用途就是为了约束治下子民的言行举止,强制他们甘愿为处于社会顶端的贵族服务。
通过政策的约束,贵族们更加彻底的盘剥、压榨民众的剩余钱粮,当然也有一定的鼓励作用,毕竟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的太绝对。
围三缺一,留取仅有的一丝仁慈,可以让大部分人默认这种生存方式,逐渐地麻木他们的心灵,让人们心中滋生出能过且过的想法,慢慢地磨灭掉他们心灵深处想要反抗的决心。
各方国所制定的政令,十有八九都是以贵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只留取少许的缺口来关心民生。
与其说是关心民生,倒不如说是给治下的子民留下一条狭窄的活路,让他们能够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有了希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大众,会在麻木心灵的驱使下甘心情愿的付出所有。
最重要的是赵梁要为夏桀遍寻美女,夏桀也早已对看门的侍卫有所交代。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_b_a.c_x】
侍卫们的举动,让赵梁很是生气,他天天出入宫门的次数比进自己家的门都勤,更何况之前又不是没带过生人进去。
“哦!这位是我的拜把子兄弟,他要随我一同求见王上!”赵梁回道。
很少有人能够站在穷苦民众的角度来设定政令的内容。
富强国家的同时,也凝聚了民心,如此循环加持,即可成倍翻增的反哺施政者,无形中民愿铸造而成的壁垒,会牢牢地守护着当政者的权利。
刑法就要从严而治,从理而施。”
仲虺的话,公子汤一边听着,一边思考,他感觉仲虺的话很有道理,刑法就像一把刀,用好了就是一把利器,用不好就有被伤的可能。
说道此处,仲虺想了想继续说道:“至于如何拿捏,这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比如,子民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点滴不收,反而想办法帮他们度过难关,让他们觉得咱们永远跟他们站在一起。
在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量少收取子民的钱粮,多给他们留取一些剩余价值。这样不仅改变了子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收取了他们的真心。
如此一来,贵族们就能够更加残忍的抽剥、吸食人民身上的血肉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而今日辰时,赵梁带着乌曹早早的来到了王宫大门口。
侍卫也不敢罪他,但是这也仅限于赵梁或者他带着女人的时候,这眼下多了一个生面孔的乌曹,侍卫也担心出乱子。
小子的认知,还停留在理论上的阶段,实在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还请赵大人稍等片刻,待小的前去通报一声!”
虽然小子对此有了深层次的体会,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象。
仲虺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公子可愿虽寡人外出走走?”
如果按照公子汤的想法来制定国家政令,对于受尽压榨的穷苦民众来说,宛如天降甘露,肯定是疯狂的吸食。
烦请国君点拨一二!”
深入剖析以后就会发现,政令实施以后要想达到利益最大化,必须要松紧适宜,宽窄适中。
在这种情况下,侍卫还要进行阻拦,顿时让赵梁感觉眼前的这位侍卫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拦谁不好,偏偏不开眼的拦他?
“寡人没有想到,公子对政策的理解,不仅这么全面,而且还很深入!”仲虺冲着公子汤点了点头,以此来肯定公子汤的说法。
公子汤没有过谦的意思,这些话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而他的心里也确实没有具体的思路。
“赵大人,不知这位兄弟是?”看守大门的侍卫,没有见过乌曹,自然要询问一番。
教化也相当重要,多鼓励子民学习,如果子民的认知提高了,国家也就强盛了。”
“制定政令的关键也在于民众,子民往往要求的也不多,吃饭能饱,穿衣能暖,劳有余剩,居有定所。而我们想要的是,治下臣民的心有所归,他们的剩余钱粮能够上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