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自然愿意!”公子汤来的时候太过着急。对于薛国也没有好好的观察,所见所闻都是瞬间带过,内心里很期待一睹薛国的强盛。仲虺当然明白公子汤话中的意思,就算他不说,仲虺也是准备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公子汤听的。
在心灵深处,对仲虺的认知又加重了几分,大脑就像不受控制似的,支配着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尊敬。
很多时候,所谓的仁政,无非就是稍微有些慈悲之心的掌权者,稍微降低了搜刮的力度。
太过松懈就容易超出控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太过紧致根本就改变不了现状。
“好!咱们就去都城周围看看!”
留下其一作为鼓励,子民在感谢我们恩泽的同时,也有动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国家的赋税征收,的确应该视情况而定,不能一棍子打死。
没事还好,要真有个什么事儿就不是自己小命的问题了,甚至自己一家老小都逃不了干系。
收成不好的时候,视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收成好的时候,虽然剩余的钱粮多,但是我们要学会,该拿三的时候,只取其二。
最起码要给治下子民一个缓和的时期,新开垦出来的荒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土地还没有达到高产能的时候,微弱的一角粮食就有可能压垮一家人。
因此政策的张弛有度,宽紧适中就很重要。我们想要有更多的收获,制定的政令就当以民为本,而不是强制的剥削和压迫。
“赵大人!您别让小的为难!”侍卫连忙往赵梁脸前一杵,旁边的侍卫也学着他挡在了乌曹的脸前。
而现下,公子汤所理解出来政策的意义,则颠覆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这些人中也包括他自己。
如果是赵梁自己想要进宫,侍卫根本就不会阻拦,现在夏桀宠信赵梁,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思绪飘到这里的时候,公子汤的心脏开始不规则的抖动,复杂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也就是说,公子汤想要了解,政令从形成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所在,该如何把握好分界线的划分。
“国君之言,小子必当谨记在心!”公子汤站起身,冲着仲虺拱手恭敬的施了一礼。
能够有如此深层次的领会,公子汤认为,应该是受到仲虺刻意引导的原因。
说完仲虺站起身,向前走去。公子汤紧随其后……
另外,修整刑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刑法不单单只是约束子民的行动举止,更重要的也是收取人心。
错必纠,过必罚。切记不可大设酷刑,这样只能与期望相背而驰,要有理有据方可服民心。
“诶!不用这么麻烦!俺们直接进去面见王上。”赵梁转过头,对着乌曹,说道:“乌兄弟!走~跟我一起进去!”
眼睛一直盯着仲虺的公子汤,得到仲虺的认同,急忙抱拳颔首,谦和的说道:“小子能有这番感悟,全仗国君的提点!
政令的具体构思,以及尺度的把握,全然没有头绪。
公子汤闪电般的思考,仲虺决然不会知道,更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些想法。
在仲虺的引导下,公子汤只是恍然间有所顿悟,知道了政令存在的真实意义。
“我说,你是不是搞错了?你确定要拦我?你可要看清楚了,我是谁?”说到后边赵梁的声音变得有些阴冷。
“小的自然知道大人是谁!还请大人不要跟小的一般见识,小人去去很快就回来!劳烦大人在此稍等片刻!”侍卫不动声色的回道。
赵梁嗤笑一声,“你就不怕得罪了我以后,没有好果子吃?王上可是交代过,我可以带人自由出入王宫!你难道是第一天当值吗?”
“小的知道大人可以带人出入王宫,但是小人得到的命令是,大人可以随便带女的出入,没有说带男的也可以,还请大人见谅!”
听到侍卫的话,赵梁也是很无语,侍卫说的没错,确实是如他所说,夏桀当时下令的时候说过:赵梁可以带侍女自由出入王宫。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