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古月轩瓷
坯乾不裂更须车,刀销圆光不少差;
此是修身正心事,一毫欠阙损光华。
——《陶歌(选一)》清龚鉽
在高泽看来,这些说法有的完全是错的,有的却不全面。据目前所见实物和史料,可以断定“古月轩”不是乾隆或清代所有皇帝的佚名。
“古月轩”也不是某位胡姓工匠把姓一分为二,即使真的有某位工匠制作料器或瓷器相当精美,大清皇帝也不会把他的轩号移植到宫里。
“古月轩”三字其实是当时雍正、乾隆二朝的内务府主事海望的得意之作。
雍正朝珐琅彩器已经出现,并属官窑制品,而雍正帝却没有想好此类珐琅彩器如何命名落款,于是就将落款之事交给了当时的内务府主事海望办理。
竹和梅比喻“青梅竹马”。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该塔制作为分段烧制,后粘合而成。其做工细致,瓷质洁白,釉色晶莹、清透、均匀,莲纹线条流畅、色彩艳丽。
珐琅彩本身烧制就已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自然炸裂,一个带着官窑款的物件在皇上手中把玩的时候自然出现裂纹,自然让人感到十分尴尬。
高泽记得干爷那儿就有一只“古月轩”的鼻烟壶,干爷当个宝贝似的,虽然时常拿出来把玩,可是一见到高泽来了,马上就收了起来。
第三件是清乾隆粉彩八桃天球瓶,宫廷御用之物,高50.6公分,口径11.9公分,足径17.7公分。
第一件是清乾隆粉彩折枝卉纹双螭耳瓶,清宫御用瓷器,高35公分,底写青“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爷爷居然还量了底边长,有意思呵!
塔座呈四方形,施以紫红色釉,并饰有缠枝莲瓣等图案。此塔属供养塔,一般置于佛前供案上,以示观想。
高泽依稀还记得那只“古月轩”的料胎画珐琅青梅竹马鼻烟壶,大概有五、六公分高吧,壶呈扁瓶形,直口,椭圆形平足。
把这几件珐琅彩的瓷器放好了,高泽又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架子上的几件粉彩的瓷器上。咦,怎么又是宫廷御用呀,而且呀还都是乾隆爷那时候的。
桃干茁壮,枝头结蟠桃8个,果实饱满,枝叶葳蕤。树旁衬月季,轻盈俏丽。
下回要是把干爷的那只青梅竹马鼻烟壶给弄到手,再跟爷爷撒撒娇要到那只梅鹤图的鼻烟壶,到时给凑成一对,那感觉才美呢,嘿嘿,就这么办了!
这件黄地粉彩勾莲纹瓷塔为藏式塔,顶部饰粉彩如意宝瓶形宝顶,下为宝盖形天盘和十三相轮。
此瓶造型秀美,纹疏朗,清新悦目。
还有第五条,是从光晕散的现象方面观察,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的现象;而粉彩则有极美的蛤蜊光晕散在色彩的周围。
瓶底青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用粉、绿、白、褐等色,采用没骨画法在瓶体上绘出浓淡相间、层次清晰而富有立体感的桃树、月季各一株。
李白诗《长干行》:“郎骑竹马来,逸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谦猜。”
粉彩八桃天球瓶是雍正年间杰出的彩瓷器,也是瓷都窑优秀的陶瓷作品,它代表了当时制瓷业高度发展的工艺水平。
在这一百三十余年中,我国制瓷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革,许多前所未有的彩瓷被创新、制作。
久之成为佛教的器物象征,且逐渐演变,呈现各种形式。
那个鼻烟壶体小扁圆,胎体晶莹失透。通体彩绘梅仙鹤,绘工精致,设色妍丽,卉图案纤细繁复,色彩鲜润有层次。
根据它的特征来看,应该是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佛堂烧造的。
高泽对两位老爷子是越来越敬佩了,他们的藏品,都做了这样的标签,让人一看就一目了然,毫不费力,也不会出现错误的看法。
第一条就是色彩方面,珐琅彩彩色繁多,多到有十多种不同的色彩,而粉彩釉虽比五彩釉色彩总数要多些,但在同一件器物上还达不到珐琅彩那么丰富。
高泽对此背地也是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虽然他敲诈过干爷的一只粉彩鼻烟壶,但也不必如此防着他吧!
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的“古月轩”瓷器的烧制难点主要在于釉色温度和料胎的熔点几乎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匠师严格掌握炉温和料胎薄厚。
竹与梅寓意“夫妻”,亦能傲风雪,也是坚贞、高洁的象征。
嘿嘿,早晚得从干爷那儿给弄过来玩玩!
爷爷说掌握了这几点,再遇到类似“珐琅彩”和“粉彩”打架的情况,应该就能轻而易举的迎刃而解了,高泽也试验了几次,还真的是用爷爷他们总结的这几点很容易的区分了这两种瓷器。
此款既要体现皇家气派,又要表现器物之美,虽然此事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极为伤脑筋,所以才将命名落款之事交与内务府主事海望。
而且一件“古月轩”成品要经过数次着色,反复彩烧,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