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两个把蘑菇上了称,装好。
“可以。”老爷子问了一句,“你们也是想买这大伞和躺椅?”
仔仔细细的,几个妇人也没有出过错。
清了清嗓子,言简意赅,“大伞一百五十文,躺椅两百文,大伙若是想要,就下一个赶集日到这里来买。”
寻常冷清的摊位,今天围了一圈人。
下午人少了,两人正收拾着摊子呢,一个婆子气急败坏的跑了过来。
初意是怕几孩子吃不饱,结果用惯了自家的东西,看什么都是袖珍版,就都换了。
大伞一天能做不少,躺椅可折叠得很小,又可以调节靠背,相对麻烦些。
老汉摸摸胡子,“躺椅,还挺形象的。”
当即,老爷子就到村里,找了好手艺的人,做大伞和躺椅的部件,最后再安装。
“是啊,寻常摆摊,风吹日晒的可是常事,你这大伞好啊。”
晚饭时,老爷子说了这个好消息,众人欢喜。
有试了的人,觉得凉快又舒服,就连大伞也不闷热,凉凉爽爽的。
和往常一样,两人先到福满楼送了蘑菇,才架了牛车往定的摊位去。
老爷子没接那一两银子,“这太多了,到时拿货再给。”
老爷子有些摸不着头脑,寻常生意可没这么好,买蘑菇还找上来了,“这是要买蘑菇吗?”
就是雨伞的加大版,铺了一层油纸和竹席,方便拆换,雨天油纸,热天竹席,凉快暖和。
虽然钱不算多,不过对于农家来说,是一笔不少的钱,况且都是靠着自己努力赚来的。
旁边还有小厮,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采买婆子。
“好,大伙下个赶集日的来取。”
婆子一瞥眼,看见牛车上的大伞,心下惊喜的不行。
还有些做小本生意的人,舍不得太多钱,就只订了大伞。
一边轮流让人试用,老爷子还一边讲解,“这样是折叠,这样是调节靠背。”
婆子瞥了一眼,得意的说,“做好了,重重有赏。”
老爷子在心里合计一番,又问了问池水也的意见,觉得这买卖也是可以做的。
说完一挥袖子,招呼着身后的小厮提着蘑菇走,“福子,走。”
恰好,老爷子把大伞和躺椅搬了下来,老汉就顺带指着说,“蘑菇倒是不买,就想买你这两新式物件。”
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这样的日子,大家像石榴籽一样抱团,共同努力。
寻常雨伞,一把就是几十文,家里的大伞和躺椅,木材竹子这些都是山上砍的,油纸买了几十文。
旁边的人也异口同声的开口,“我也一样定一个。”
这蘑菇,也给府里的丫鬟小厮尝尝味,若是这事做好了,能得不少赏钱。
李家可有不少加大版的东西,饭盒,碗,筷子,桌椅,都做成了时下的加大版。
还有人,没买到的,又预定了下一次。
老爷子又找了不少人帮着做,几乎隔天就上镇子上卖一回。
持续了十来天,镇子上卖大伞和躺椅的也多了起来,就是不如李家的软和凉快。
又卖了几天,李家按部就班,心思回到了蘑菇买卖上。
来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