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熙和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二人才止住泪,唤人进来收拾了碎瓷,又打水净了面,仍屏退了众人,才重新坐下来说话。
太夫人便道:“你外祖母是太祖爷最小的妹妹,太祖爷把这江山打下来的时候,她不过才是六七岁刚刚懂事的年纪。之后便是金枝玉叶,锦衣玉食,这是生来运好。”
“之后嫁给了你的外祖父,两人一生恩爱,生了我和你舅舅姨母四个孩子,都还算是成器,也算是一生顺遂了。”
“可是即便像她这样,也曾经和我感慨,女儿家生在世上,嫁了人便只剩一个“苦”字,操持家务是苦,服侍丈夫是苦,侍奉公婆是苦,生儿育女也是苦。”
太夫人就从榻上站起来,打开宴息室南边的窗户,松鹤堂与梅真堂有回廊相连,从此处望去,正好能看见两座院子中间的小园。
“你再看我和你父亲,外人眼中也是恩爱夫妻。我生在周家,书香门第,自小也算知书达理,夫妻十数年风雨,一朝有了嫌隙,你父亲就纳了个大字不识的婢女为妾,还生了你四弟。”
“至亲至疏夫妻,枕边人最了解你,也就知道他做些什么你最痛。即便你四弟这些年来待我也算是极孝顺,可我看着他,始终难以忘记当时你父亲将你四弟的生母领到我面前,要我喝她敬的茶的场景。”
“如今斯人已去,梧桐犹在,相伴几十年,又是谁违背了‘忠贞’二字呢?”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太夫人待她很好,再不能更好了,可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幼童,每日里彩衣娱亲,总有觉得疲倦的时候。
她一时觉得心里乱的很,就站起来在亭里四处走动。
还没有说话就跪在了扬斛面前,“奴婢是王府的家生子,是服侍世子的。方才追过去实在是找不见世子爷,园子里的路也不熟,还请姐姐帮着找一找。
可那时候她的身体实在已经太差,连思考都好像没有了力气。梦里总是见到父亲、太夫人还有徐家的其他人,醒来时枕巾都是湿透了的。
她后来有了心事,最喜欢绕着湖边散步。
她曾穿着这裙子去见过齐延,可落在那无意的人眼中,不过是有些怪异罢了,又哪里有半分可比拟水佩风裳,凌波湖上的自然之美。
沛声和景珣见了就嚷着要喂鱼。他们三人身边各跟了两个丫头,沛声就遣了身边的一个小丫头去找管园子的仆妇要鱼食,等了半日不见人来,就不耐烦起来,又说要去鸥鹭亭里坐坐。
“永宁郡王是皇室贵胄不错,可定国公府也为他们景家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初是他永宁郡王求了你去,虽为继室,可前头的原配并没有子女,老郡王妃也是明理之人,我和你父亲才点了头。”
靠近鸥鹭亭边的湖水冰面上凿了大洞,有时也有仆妇们服侍着主子们在这里给湖中的锦鲤喂食。
“所以你这样想我其实并不觉得有错。效娘,你是永宁郡王的正妃,可也是先代定国公的女儿。”
沛柔是客随主便,无可不可。
她的丫鬟织夏还曾经以这湖为灵感为她裁了一条荷叶裙,以碧绿色染料晕染湖丝,以这布料为底,用极细的银线细细的描绘出荷叶的纹理,裁剪亦不以平整为要,十六幅的裙子,每一幅的边缘都是不同的弧形。
定国公府占地阔大,内院各房的正堂都围绕着熙和园修建。北面中轴线上是历代定国公与国公夫人所居的梅真堂,再远些就是老国公与夫人颐养天年的松鹤堂。
从鸥鹭亭沿着静湖再往南走就能到夕照楼。翠萼楼只是两层的小楼,和江南富裕人家为未出嫁的女儿修建的小楼相似,夕照楼却是典型的北方建筑。
剩下的丫鬟连着沛柔在内一时都瞠目,景珣带着的丫鬟才想着去追,又哪里追的着。
徐家的女孩子满了十岁才会搬到园子里住,这一辈的女孩不多,园子里最热闹的时候除了她也不过住了海柔和四房的那对双胞胎。
梅真堂以东是二房居住的柏济堂,以西是三房的桦默堂。四房住的枫晚堂则在东南方,也最靠近沛柔前生所居的翠萼楼。
可那时她还有其他的手帕交,春日宴万艳争芳,她和其他的贵族少女在这无边的春色里游戏,曲水流觞,管弦丝竹,春天好像永远也不会过去。
“若是郡王妃知道世子爷不见了,只怕奴婢一家都要被发卖了,还请姐姐救命。”
后来她干脆也可以不再睡,闭着眼睛数着更漏到天明,周而复始。
出嫁之后再让人做了这道菜上来,就再也没有在家时尝的到的清甜,因此她也就不再吃了。
沛柔才发现原来也是熟人,是景珣后来身边的大丫鬟,名叫冷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