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金手指

关灯
护眼
第22章 称帝与立宪(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张弘斌现阶段非常满意,他的计划已经初步达到了自己预想中的目的。

几年前,他宣布建国,然而这个政权并没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在很多人的眼里,所谓的大秦和满人的后金其实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伪政权。硬要说的话,不过是一个地方军阀势力。

张弘斌没什么威望,再加上他贯彻的是军工立国,故而不被文人欢喜,文人不喜欢舆论就不喜欢,自然会悲催。

的确,他可以不介意任何人的看法,毕竟一个国家的强大,是靠自己去争取的。依靠别人的施舍,只能是弱者的无奈之举。然而哪怕是弱者,都会有一颗强者之心,更何况已经当了秦王的他。

天下人不认可,那么就要让天下人认可。

神迹出现,张弘斌让白昼在黑夜之中出现,这可不是随便能够隐瞒的事情。实际上不管是商人还是来到长安的学子,在夜晚看到主干道仿如白昼的情况之后,心中都有种‘莫非张弘斌真的是天命之人’的想法。而这个想法一旦壮大,商人会故意把这件事散播出去,文人墨客也会帮忙,目的很简单,不过是应了那句‘锦上添不如雪中送炭’。

在秦王张弘斌还没有称帝以前,率先讨好,甚至为他效力,那将来秦王真的得到了天下,自己这些从龙功臣岂非封侯拜相?甚至对于商人来说,赌天命在这个时期也是他们经营的项目之一,当他们看好张弘斌的情况下,他们会适当费一些代价,帮助张弘斌称王称霸,最后换取一个红顶商人的身份。

经过这些‘有心人’的宣传,如今就算大明依然不承认,但可以说上至各地的士绅,下至各地的商人士子,都已经承认了大秦并非一个军阀势力,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王国。或许此刻,还有不少人都在期待着,秦王张弘斌称帝。

无论是他的辈分,还是他的学识,尤其是他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程度,都决定了他有这个资格参与到《宪法》的编写之中。老人家对于这种可以名垂青史的事情也挺感兴趣,甚至还打趣道:“我给你修订《宪法》,但你要把天下给我打下来,我老了,我可不希望我死了你的势力也被大明夺了回来,到时候大明挖开我的棺材鞭打我的尸体,那我就算死了,也要和您没完了。”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五千年的华夏,五千年的荣耀。

其他还有基本上公民权利,确定道教为国教,儒家为国家学派的主体构成等等主要组成部分内容。

关于修订宪法的事情,张弘斌把已经基本上不出门的徐光启请了出来。

这个宣布,不仅使得所有参与会议的议员和旁听的官员集体欢呼起来,随后在《周刊》上公布出来之后,大秦的百姓们也开始沸腾了起来。所有人自发的组织起来,载歌载舞庆贺这一天的到来。在若干年后,这一天成为了固定的狂欢节,虽然它并不是张弘斌正式称帝的日子。

团结起来,我们傲立于天地之间,无人可敌。

如今他的身子骨还算健朗,和一般的六十岁老人没什么区别。头脑也清晰,至少老年痴呆没有在他这里发现过。

于是,又是十多天的讨论,第二稿才确定下来。

同时,执政党若是贪污**现象严重,而且有明显打压异己,独断独行罔顾帝国利益的,监督党可以拿着证据向君王申请更换执政党,证据被确认的情况下,执政党就要下台,由监督党担任下一届的执政党。

终于,在公元1636年,始皇历1856年五月一号,张弘斌登上了政务中心的天台。

相对而言,那些取了一大堆理由的劝进文,一看都是留用的那些大明官员们。他们不少因为有才华的关系,也逐步崭露头角,成为了自‘家丁派’、‘科举派’之后的第三股势力。对于这帮家伙拉帮结派的行为,张弘斌不予承认,但也不反对什么的。人都是群居动物,互相抱团只为了不受欺负,尤其是那些大明旧官,他们心中一直都害怕张弘斌会对他们进行清算,同时心里也希望能够拉近和张弘斌的关系。

二稿之后是三稿,也是终稿。

自从开始默默接受现状之后,徐光启都在家里研究儒家经典,争取让大秦的儒家学风恢复起来。他的确接受过基督教的洗礼,但是他本身是一个明代的文人。身为一个文人他就有义务,也必须要让儒家在大秦也能够开枝散叶。

换言之,监督党属于备胎,在执政党出现严重过失的情况下,迅速取而代之,确保国家的行政机构的清廉。同时执政党下台后会获得一次警告,同时允许执政党成为新的监督党,除非违反了监督党的职业操守,必须撤换的情况。若是新的监督党能够重新变回执政党,却被监督党再次揪出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纪情况,该党派必须要解散。同时,主要的党领导者,不允许重新组建党派,或者扶植党派,否则最严重者可以经过审理之后处决。

我们曾被侮辱,气节无法抹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蛇王追妻:腹黑小萌妃 重生之异能剑皇 男神掠爱记:哥哥,饶了我 顶流大佬眼里只有我 废柴逆袭:嫡女归来 阴阳猎鬼师 玄学小天师被五个哥哥团宠了 总裁老公很闷骚 侯门逃婚:缉拿小医女 嚣张娘亲别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