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称帝,那么国号、国旗、国徽也要开始进入议程。但这不是张弘斌关注的问题,他告诉所有的议员,新朝成立的同时,其配套的《宪法》必须也要被制定出来。至于政体问题,他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议员们都只是在思考,并没有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看得出来,不少人还是赞成这个想法的,最多是如何完善。
也多亏了张弘斌给了他不少的保健措施,使得他如今是老而弥坚,身子骨还算硬朗,否则若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水平,外加低劣的医疗水平,只怕早两年就没了。这是五层高的建筑,在上面完全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而此刻,几乎所有的长安百姓,都围在了中心的周围。在百姓和中心之间,则被警察划开了一个区域,谁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老人家其实心里通透着,大明不是大秦的对手,就算所谓的改革,就算所谓的进步,也只是减缓毁灭的速度。大秦有一个看不见的怪物,在背后默默的扶植着张弘斌。谁也没有见过那怪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只知道在那怪物的扶持下,张弘斌可以弄到最先进的机器,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一切东西。
张弘斌的权利被限定,但执政党也不能够肆意妄为,否则君王有权与监督党联名制止。君王也不是完全没有特权,每年可以享有一两次的乾纲独断权利。换言之就算是错误的决定,国会都得履行,然后想办法给君王的这个决定擦屁股。实际上若没有这个权利,君王给人的感觉就不像君王了。
一阵介于打击乐和古典音乐的曲子被奏响,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听出了曲子里面的金戈铁马,却不失侠骨柔情。一时间大家都好奇,这好听的音乐是什么曲子,又为什么会播放出来。
公元1636年三月初,由张弘斌提议,议会审核通过后,张弘斌正式在议会上宣布:“大秦将进入帝国时代!”
我们曾被压迫,脊梁无法压弯。
按照张弘斌的话来说,就是开了挂。别人已经超越了规则范围,这要让那些只能遵守规则才能够存活下去的势力,怎么活下去?所以他这句话只能是打趣,最多是对张弘斌多多少少的一丝不满的表现。
《宪法》确定执政党负责开展全面的政治工作,除非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必须要经过君王的许可,否则一般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政务;监督党只具备监督执政党党员的工作情况,对于有贪污**现象的要予以依法处置,否则就是失职,失职的监督党在三次警告未改的情况下,将被遣散,更换别的监督党。
刚想着这个,却不想一阵齐唱的声音却是传了出来:
同时君王一年也具备一定的赦免权,对于一些犯有罪的人或者事情,每年享有特赦他们的权利。在这个特权下,就算是对方必死的罪名,也必须要无罪释放。当然,若下次继续犯,而且君王已经没有特赦权,那只能抱歉了。
张弘斌比较喜欢李定国他们写的劝进文,他们说得很直白,直说若是不称帝,那么辛苦打天下为了什么?
“奏乐!”天台上,传来了张弘斌的声音,显然是使用了麦克风。
《宪法》的修订,足足调动了三百多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讨论,然后才确定初稿。在这个初稿里面,确定了三权并立的局势。即君王、执政党、监督党三大势力并存的基本原则。同时,君王的权力依然很高,毕竟谁也没办法想象,君王的权利被限定的局面,担心会因此得罪张弘斌。
说难听一些,就是如何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力……
内容千篇一律,不过是表示张弘斌乃是天选之人,当取明而代之。秦王殿下恩泽众生,大秦国的百姓已经受惠,是否也该展望天下,去拯救一下那些生活在苦难之中的黎民百姓了?
华夏人勿忘记,血脉中的自豪。
其实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自从开启了电力之后下面的臣子们也开始纷纷上书劝进。
团结起来,我们纵横于四海之间,遍地朋友。
……………………
《华夏人》就是这首歌的名字,当然不是现代某个歌曲,而是集合了大秦不少的音乐高手共同创造的歌曲。歌曲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确,新的政权代表的是华夏,是不屈的意志和坚挺的脊梁骨。我们欢迎朋友,但不会惧怕敌人。华夏人民一起团结起来,我们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巅!
说真的,曲种不是常见的模式,其中稍微加入了一些打击乐。故而有些人听得不习惯,但更多是听得热血澎湃。
“各位长安城的百姓,各位大秦的国民,各位华夏的子民们!今天,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今天,是一个值得高兴,值得纪念的日子!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华夏人分分合合,或强大,或被异族欺凌……我最后宣布的是:华夏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张弘斌浑厚而激昂的声音,传遍了长安城。
那一刻,整个天地仿佛都沸腾了起来。百姓们都激动了起来,大家都纷纷看向天台,看向站在那里的张弘斌和议会的一干成员们。他们要记住这一刻,记住这一天张弘斌的那一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