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两个下屁孩也一岁半了,表现也越来越妖孽,对于他们的管教,张弘斌此刻也是头痛不已。刚好国会已经开始组建,那些琐事基本上都由国会进行处理,而且相关内容也会在《周刊》上面刊登出来,所以他就算十年二十年不理政,也能够大概掌握共和国的动态。能够想象吗?一个一岁半的小屁孩,不仅可以舞动五斤重的木棍,还能够耍出样。最难得的是居然已经把三本启蒙读物读完,这都不算妖孽,还有什么叫做妖孽?
崇祯皇帝也知道,自己不能够太贪心,只能默默的放走这批学子。
再说哪怕五岁的时候涨高了不少,就那身板长枪只怕还没有刺到对方,对方的大刀已经可以砍死他了。
各地通过政变建国的,大部分原本都是地方军官,而保守的大明文人却是最不屑给武夫当属下的。为了能够补充一下麾下的文官人才,免得落得个有地盘没人管的下场,就算是残次品的落榜者,他们也不会介意。
张弘斌关心他读过什么书,奈何张靖并非过目不忘,只能说是记忆力还不错,好歹是学完了启蒙的《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三本书,学习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体不能长时间锻炼,闲下来的时候只能用来看书了。
只是君无戏言,朝令夕改是最大的忌讳,所以只能放弃一批成绩较差的。按照黎落的说法:“陛下这次已经是满载而归,小鱼小虾什么的,食之无味不如放生养着,天知道三年后的科考,会不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他却是不知道,考生们刚刚离开大明的现有版图,或者说甚至刚刚走出北京城,就有来自各路的探子,开始和他们进行接触。理由很简单,各方势力他们也需要人才,尤其是能够实干的人才。
“才儿,我知道你很喜欢看书,但是你也要学学你哥哥,闲下来的时候多多锻炼。否则以后你长得还没有你哥高,那可就不帅了。”张弘斌关切的说到。
难得有空,自然是把三个下屁孩都叫了过来,考校一下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孩儿知道了……”或许是有段时间不见的关系,张才表现的有点生疏。
这不奇怪,一般小孩你若是不常常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最多三天就会忘记你的存在。哪怕三人是如此的妖孽,但依然是小屁孩,对于这个很长时间不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父亲,他们多多少少表现出了拘谨的态度。更别说他们皇子的身份,只怕之前也被其母亲教导了不少要注意的事情,故而整个人给人一种非常机械性的,或者说非常应酬式的感觉。
看到这个,张弘斌真的心痛了,自己儿子居然和自己那么生疏了……看样子自己真的太关心政务,忽略了他们。
以后自己显然是能够闲下来了,应该多多弥补一下父子感情才行!
张弘斌默默的,在心中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