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太空吸尘器
伴随着李青松的一声令下,空天母舰冬眠室之中,无数封闭了数百年时间的冬眠仓舱盖缓缓打开,每一台冬眠仓之内的设备都开始向沉睡在其中的克隆体体内注射唤醒药物。
一名名克隆体睁开了眼睛,恢复了与李青松的意识连接,然后或者自行行走,或者在机器人的辅助之下来到了恢复室,开始进行恢复流程。
而原本便保持着清醒的约十亿名克隆体,此刻约有一半来到了空天母舰的泊位之中,来到了各种各样的飞船之中。
沉寂了数百年时间的飞船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动静。
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转,澎湃的热量与能量汹涌而来,发动机喷口之中,在炽热尾焰的喷射之下,数百万艘各式飞船如同蜂群一般离开主舰队,向着舰队附近的那颗庞大卫星飞行而去。
早在舰队停泊之前,李青松便已经提前派遣环境考察舰队全面勘察了牛郎星系的环境,考察了每一颗大行星、大卫星、矮行星的资源储备和分布情况,并提前拟定了工程计划。
此刻李青松便无需再有任何耽误,直接便可以开始建设进程。
这一阶段的开发毫无疑问要以这颗堪比大行星的大卫星为主。因为它足够大,资源储备便足够丰富。
同时它足够接近这颗气态行星——它原本就是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卫星,便意味着它能极为方便的获取聚变燃料。
此刻,在耀眼的牛郎星的照射之下,在整体呈现出灰色的庞大气态巨行星注视之下,这颗表面维持着稀薄大气层,具备活跃地质活动的庞大卫星,终于迎来了自形成以来第一批具备智慧和自我意识的客人。
数亿名克隆体,数十亿台智能机械,数百万艘各式飞船,无穷无尽的设备如同洪水一般汇聚到了这颗星球之上。
在李青松的指挥与操纵下,在神工ai的实际执行下,庞大的建设瞬间开始。
于是,这颗星球表面便呈现出了一幕奇特的景象。
在李青松挑选的一些地质稳定区上,无数机械来回往复,没一会便将地表平整夯实,山峰破碎,峡谷填平。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重载铁路线四处延伸,到处都是飞驰的列车,到处都是起降的飞船,到处都是忙碌的智能设备与克隆体。
在李青松挑选的地质稳定区之外,剧烈的火山活动喷发出了汹涌的熔岩,猛烈的地震瞬间将平整的大地撕裂,这变化原本已经如同天崩地裂一般剧烈,众多的小行星还要过来凑热闹。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小行星撞击到这颗大卫星上。
较小的小行星无非是撞出一个撞击坑而已,较大的,甚至能引发强烈地震,并将物质撞击到太空中去。
一方是繁忙的建设,一派文明气息,一片稳定。另一方则是如同炼狱一般,堪称灭世级别的灾难层出不穷。
这颗被李青松命名为牛郎a的气态巨行星质量实在太大,引力也太过庞大,而年轻的牛郎星系内部天体数量也实在太多。
于是,这颗气态巨行星便如同一台强效吸尘器一般,将无穷无尽的各式小天体吸引到了自己这里,然后撞击到自己身上。
据李青松估计,平均每天,撞击到牛郎a的或大或小的天体数量就高达1亿颗以上,总质量约有一万亿吨以上。正是因为这频繁的撞击,才导致牛郎a的颜色变成了灰色,而不是如同木星那样的淡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