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纷纷出了船舱,来到甲板。
看到摆摊用的车很奇怪,朱元璋摸了一模,发现是铁质的。
老人家道:“对啊。”
北平在朱元璋的大力支持下,几乎成为了国中国,从朝堂上消失,再也听不到任何消息。
“哦,你说这车啊,这是三轮车,拉货可好用了,城里就能买到,许多人来北平就是为了买一辆这三轮车,除了三轮车啊,还有自行车”
不过朱元璋根本不管那么多,还是照办。
“哦”
路的两边,还有不少小摊小贩,正在卖一些瓜果蔬菜,那老人家显然是去买菜去了。
“退伍金?”
朱元璋下了车,还给了年轻人,问道:“这车多少银两?”
“此番占领倭国,那些倭寇失去老巢,便可不攻自破,彻底解决倭寇之患,便可开海,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北平丝绸产量过高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必须打通市场了。”
转过头就将事情忘记了,他刚才要问的不是这个。
耳机立马就将话给完全翻译了过来,传递到李逍的耳朵里。
朱元璋踩了踩地面,这路可真结实。
直到今天,李逍跑路的消息传来。
朱元璋惊讶出声问道,已经蹲了下来,用手掌抚摸地面。
那老人家笑道:“这路叫柏油路,也叫沥青路,只有咱北平才有啊,这路好啊,拉货拉车,都不颠簸,咱们百姓啊,方便多啦。”
不少小官安于现状,觉得爬不上去,那就不爬了,不送礼,不讨好人,干好眼前的一份工作,收入尚可。
民户、军户、匠户、乐户.等等。
朱高炽揉了揉肚子,露出了胖墩墩的表情:“(#^.^#)”
张辅匆忙跑来汇报。
随后又转悠了回来,笑道:“老人家,不止你一个人,许多第一次见的人都提出这个要求,俺都习惯了。”
起初还有不少人不满。
他肩膀宽阔,臂膀粗了一圈,皮肤黑了一些,下巴长出了一圈美髯胡,显得格外有男人味,以前稳重了许多。
船舱之中,除了郑和外,还有朱凝云、朱高煦、张武、朱能、张辅等人,张玉这次没带出来,留守北平。
朱元璋摆了摆手,随后走了过去。
现在大明已经没有百姓吃不上饭的情况。
朱元璋又问道:“老人家,这路是什么时候修的,你知道吗?”
前部和后部都有楼阁式的建筑,雕刻精美的装饰品。
“当然可以。”
“咱五年来好不容易将大明治理好了一些,他又要搞乱吗????连军户都没了,谁还打仗啊!”
随着即将到达北平,朱元璋此时坐在马车上,也开始心中有些忐忑起来。
按照道理百姓是不能随便离开居住地的,需要带着当地衙门的条子,才能通过关卡,而这两府交接之处,却根本没有任何盘查关卡
“地面怎么了?”
“绝对不会是真的。”
李逍索性决定,直接将倭国给占了,将大明旗插在倭国的领土上,那些倭寇不可能永远飘在海上,必须要上岸。
朱元璋独自离开京城,出发北平.
大明的江山,交给朱棣和朱高炽的手中,朱元璋已经完全放心了。
朱高煦看向李逍道:“姐夫,这个人叽里呱啦的说啥。”
是啊!
朱元璋又微微一笑,“这车真不错,拉货的确好用,居然用脚踩就能拉动,能让咱试试嘛?”
到了洪武三十年。
朱元璋看了过去。
李逍缓缓坐下,端起茶杯慢饮。
朱棣:“.”
每一个人有着自己专属的工作户籍。
船上一个穿着黑色武士铠甲的将军,他指着大明宝船,大喊:“八格牙路,船を倭国の海域から速力で出してください!!”
这个张二虎,名字跟他一样就罢了。
朱高炽急忙解释,一脸幸福的摸样:“不是孙儿生娃,是孙儿的媳妇张氏,可算怀上啦,孙儿马上就要当爹啦。”
老人家道:“你还不知道吧,北平府早就取消了户籍,咱们所有老百姓,现在想干啥就干啥。”
李逍微微点头,道:“这个距离,恐怕已经进入倭国的领海,他们可能会派出军船拦截。”
怕是风吹日晒,也不容易损害,真是稀奇。
李逍当然也听不懂啊。
其实跟隋唐时期的科举差不多,等于是开历史倒车了,就是科举的策问变得更务实了一些,没有那种虚的东西。
五年过去了,再次看汉王朱高煦更显高大魁梧!
“能否骑给咱看看?”
首先就是红薯,朱元璋这五年来,不停地推广红薯的种植。
而朱棣去打仗的事情也一拖再拖。
值得一提的事,李逍已经以国公的身份,赐给了马和郑姓,改名为郑和。
朱元璋挠了挠耳朵道:“等咱去北平回来,此事再谈。”
这路黑漆漆一片,十分整洁,两边的树木整齐排列,还有人正在种树。
那船上插着一杆旗帜,白底中间有个红色的圆圈。
朱元璋哼了一声,看向朱高炽道:“是有这个孙儿在,咱放心啊。”
同样是这一年。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心中一动。
朱元璋大惊道:“不可能吧,朝廷可是规定,农户不可经商,他怎可以经商?还能修路?”
在年轻人的指导下,果然就踩了踩,就拉动了,起步有些费力,后面就省力多了。
第三件事情,那就是推广雪白盐,现在全国各地,所有的粗盐都已经不存在了。
他走走歇歇,一边化作‘黄八’,四处查探民情。
朱棣心想,这父皇这一走.
自己北伐的事情岂不是又黄了?
“天天北伐北伐,少说两句,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走,去看看。”
“髙炽啊”
此时,船舱之中,郑和手握着航海图说道。
年轻人解释道:“嗨,这不是退伍后发了退伍金么,有二百多两银子呢,我想着不能坐吃山空啊,打算干些小买卖,就买了辆三轮车卖西瓜。”
“对了。”
一边是泥巴路,一边是黑色平整的道路,泾渭分明!!!
年轻人让出了位置,道:“还好你是试这三轮车,若是自行车还真没法试。”
“你试试。”
即便是再穷,也是能吃得起红薯的。
朱元璋问道。
反观李逍和朱凝云,岁月仿佛在他们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依旧是那么年轻,郎才女貌,金童玉女般。
“哪有船?”
咱的确让李逍可以变法,可这也太过火了!
朱元璋感觉有些头皮发麻,恨不得立马找到李逍,当面质问他为何要这么做!!
深感元末混乱无序的朱元璋,想出了一个能够让大明变得非常有秩序的方法,他把大明王朝的子民分成了不同的户籍。
当然,朱元璋还是有一点不悦的,因为李逍改的太大,简直是有些胡来的感觉。
还真是有种楚河汉界的感觉!
这么好的工作,其实安分守己也能过一辈子,要不.就不贪了何必冒这个风险?
就如此,贪墨的情况虽然还有,但相比以前来说,的确减少了很多,这让朱元璋很是高兴。
嘶!!
既然都有了自己的分工,那么就不会出现太多的流民,而造成的元末乱世了。
更奇怪的是.一个农户怎么能接下朝廷工程,修路赚钱?
朱棣研究了很久,最终略微提升了官员的待遇,增加了一些休沐的时间,早朝也推迟了一些,不用这么早上朝。
将来谁来打仗?
“再行驶二十海里,应该就到倭国了。”
因此,足足走了两个月,才缓缓走到北平。
开中法几乎已经废除了,除掉这种“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习惯,导致朝廷国库税收越来越高。
老人家笑道:“哎,说起来这张二虎胆子大啊。大明第一创业培训基地刚开,他就敢丢下手中的锄头去进修,学会了修路。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现在发了大财,俺都后悔死了,早知道让俺儿子也去。现在想进去要求可高了,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真没想到,来的居然是这个消息
“你说这是不是真的?”
朱元璋直接跳下了马车,蹲在地上斜着眼睛朝着前方看,地面简直是太平整了,难怪马车丝毫不颠婆。
朱元璋一愣,微微颔首。
所有百姓都吃上了雪白盐,价钱还是跟以前一样的。
结拜兄弟身份都搬出来了.
这尼玛.朱棣哪敢再阻拦啊?
二虎小声道:“黄老爷,军户应该不会取消.”
年轻人便起身,坐在三轮车上,骑了十几步远。
毕竟是他给李逍亲口承诺过的。
“好啊!这车好!百姓有这车,那可真是方便。”
敌人打过来怎么办?
国将不国啊!!!
“真他娘的混账!”
“你这是什么车啊?”
汉王朱高煦眼神一眯,龙威虎震,吩咐道:“张武、朱能、张辅,立刻让去让士兵们做好准备,随时进入作战状态。”
国库现在富得流油,但他喊了五年要打仗,五年都没打成,现在如此富有,该能打仗了吧??
二虎应了一声。
除此之外,朱棣和朱元璋还研究了“藩王吃垮大明”的问题,对藩王制度再次整改。
上面更是装备了,李逍在北平设立的武器研究所制造出来的大型火炮。
“朱瞻基”
朱元璋脸色有些发黑,道:“那农户除了能经商,能读书当官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准备掏银子。
那老人家摆了摆手,举着拐杖离开了。
年轻人笑道:“老人家,您买瓜嘛?”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
首先就是科举改革,之前了解到了许多弊端后。
原来,这次李逍并非是逃了。
别的户籍取消也就算了,现在军户都取消了!!
朱元璋笑着点头道:“虽说如此,咱还是要亲自去看看。”
朱元璋来了兴趣,想试一下这三轮车。
因为船太矮小,导致第一时间居然没看到。
众人:“????”
所以.结党营私的情况,也缓和了许多。
朱高煦嘿嘿一笑,随后看向那艘小船,无语笑道:“真是不自量力,来人给我将大炮对准咯开炮!!!”
朱元璋脸色微妙,问道:“你说的这个张二虎,之前是农户?”
因为想要开海,必须要除掉盘踞在海洋上的倭寇。
船帆的最上方飘扬的,正是大明的旗帜。
道路上人来熙往,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爹,您龙体为重啊,儿臣打算举兵北伐,您要不还是”
“那你可算问对人了。”
那老者很是乐于交谈,耐心说道:“不但能读书,是必须读书,北平府规定啊,每个小孩到了六岁,毕竟进入学校,进行五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嘞,读书读得好啊,将来就能当官儿。”
朱元璋气的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与此同时。
他们想贪污的时候也就多权衡一下。
百姓一出生,就能干自己分内的事情,永远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这样就能天下太平。
朱元璋:“????”
二虎一看,前面有卖西瓜的,便扶着朱元璋道:“黄老爷,要不您在马车上歇息歇息,小的去买个西瓜给您解解渴?”
削弱了藩王的一些权利,一些待遇。
“好!”
起初百姓还不太相信这玩意,朱元璋只好自己先种了一批,随后拿去让各地官员大肆宣传。
他一边按照李逍给的法子养生,一边在做造福大明的事情。
亩产六千斤的红薯,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广下,开始在全国遍地开,养活了无数百姓。
这年轻人很是健谈,朱元璋一开口,他就说了好几句。
“黄老爷,我的天啊.您出来看看这地面”
轰隆!
轰隆!
轰隆!
一声声巨响,在众人耳朵中响起,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