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天网计划
相比起太阳系,牛郎星系实在太过年轻。
太阳系刚刚形成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一段混乱阶段。甚至于,这种混乱撞击的过程本身就是天体逐渐发育形成的一个过程。
如果不是频繁的天体融合与撞击,类似地球这样的大行星根本就不可能成长到现在的质量。
这一阶段,太阳系经历了整整数亿年时间,甚至有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大轰炸时期,可见当初太阳系的混乱。
之后经过了漫长的演化,如同地球一般的大行星逐渐清空了轨道上的小天体。
未撞击到大天体上的小天体,则在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之下,一部分汇聚到了小行星带,一部分汇聚到了柯伊伯带,更多的小天体则被驱逐到了更远的轨道,形成了广袤的黄道离散盘以及奥尔特云。
如此,整个太阳系才渐渐稳定了下来,有了后续孕育出生命的可能性。
牛郎星系想要如同太阳系那样稳定下来,也需要至少数亿年的时间。
李青松当然等不起。
那就只能采取人工干预的手段了。
略微的思考之后,一个庞大的计划快速在李青松脑海之中生成。
天网计划!
借助此刻在牛郎a1之上所拥有的,初步完善了的工业基地,李青松操纵着数亿名克隆体立刻开始了规模庞大的生产。
无数座矿场轰鸣着,将如山如海一般的矿物运送到工厂之中。生物资源基地之中,无数白、油料、橡胶等同样开始向工厂之中汇聚。
在神工ai的执行之下,一种奇特的科技造物迅速生产了出来。
那是一种四四方方,如同一个金属箱子一般的东西。
它仅有约0.5米左右的尺寸,整体质量不超过300公斤。在它的一端有数个可以自由伸缩、自由变换形状的爪形金属造物,另一端则有一个推进喷口。
它以同位素电池作为能量来源,推进模块则使用了小型离子推进器。
它的整体科技程度算不上高,对于李青松来说只能算是较为初级的工业造物。
较为初级,便意味着可以大规模生产,短时间内便能生产出巨大的数量。
事实也是如此。
虽然此刻李青松的整体工业规模还较小,各种工厂的数量都不算多,李青松也仅仅只能抽调出两座工厂专门用于这种造物的总装而已,但此刻的日产量仍旧达到了一万台。
众多零部件搭乘重载列车汇聚到总装厂之中,又在智能机械的控制之下来到组装线上,由克隆体决策维护,由神工ai负责实际组装,这种设备便如同流水一般,从组装线上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
生产完第一批的一万台之后,李青松立刻指挥克隆体驾驶着空天两用型飞船,将其带到了牛郎a1环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