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用您提醒,”
“他让我们别大声吆喝,有些壁画太脆,容易掉粉。”
现在的她和后世一样,一直在为更好的保护敦煌壁画奔波劳碌。
此前,获得此殊荣的还有“水稻之父”袁隆平,和米国前总-统卡特。
全都做好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准备。
《敦煌石窟图录》总共刊登了三百多幅壁画的照片。
按照计划,专家组将在敦煌参观学习三天。
“中国人?这本画册不就是在你们国家拍得嘛?你还看得这么惊讶?”
齐耳的短发、消瘦的身体。
被车轮掀起的沙尘,一波接着一波。
渐渐的,掉队的、驻足的……着急往前走的。
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
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土窖。
寻着常老的声音,江山一行人终于跟上了组织的脚步。
但真正亲临其境时,仍看得心跳加速。
沈从文第一个走下车,身后的几位也同样迫不及待。
反正已经是爱咋咋地了。
“知道什么叫惺惺相惜吗?”身旁的黄永钰,注意到了小江的目光:“他俩就是。”
“我没他们惨。”
他这会只对画感兴趣!
“我领大家过去看看,”常书鸿向前一指:“的确非常华丽。”
心心念念了近三十年,这一会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看了。
众人鱼贯而入,与其它洞窟相比,莫高窟这里还是方便攀爬的。
巧夺天工的笔触,气魄雄伟的构图。
之后,从提议创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常书鸿在石窟一待就是50年。
黄永钰和邵伯林,始终跟在江山与张路身后。
“不瞒你说,我也是第一次见。”
当一尊睡佛出现在眼前时,四位的脚步同时迈不动了。
“同志们,莫高窟到了!”
相比外部的尘土飞扬,常老领着老干部们参观的几座洞窟,倒没见到多少沙土。
“今年的条件好多了,”
看着专家队伍里已有人拿出了速写本,江山和张路手里的相机也进入了战备状态。
当得知常书鸿有心保护敦煌的长远计划后,深知敦煌艰辛的大千同志,忍不住劝了一句:
你这可是一场无期徒刑啊!
一见他这动作,洞窟里的几位全部伸出了胳膊。
“各位小心点脚下,都跟好了,别独自离开队伍,危险还是有的……”
“很久之前的敦煌郡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地下水丰富,地上河平缓,”
“忘了介绍我自己了,”江山特自然的说道:“我是浦江报社的记者。”
各方磅礴喷涌的壁画,竟令他感觉目眩神迷。
江山抬头上看,洞窟中的佛身还有残留的金箔,星星点点的依然闪烁着光亮。
老干部们越走越慢。
另一位专家好奇道:“我听说他在敦煌毁坏了不少壁画。”
肯定是不会在这扎下凿洞的。
自然界里,就是有某种景象令看见它的人,在震撼的同时又能格外的宁静。
里里外外没有一个汉字的图册,却布满了来自东方的照片。
“吕志和奖”旨在嘉奖一些对世界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比如,这几辆车里的同志,看过叹过就了了。
“这就是莫高窟?”
有“敦煌保护神”之称的常书鸿,笑着问了句:“大家要不要先休息一会?”
原来刚刚40的她,就已经如此显老了。
站在洞窟中央的江山,仿佛听见了梵音四起,只感觉整座石窟都活了过来。
“小江,”黄永钰紧挨着江山:“一会进去后,给我使劲拍。”
“这是我们所的研究员樊锦诗同志,毕业于北大的高材生,为咱们敦煌做了很大的牺牲……”
江山低头看了眼抱着樊锦诗大腿的小男孩,笑道:“这是你的小儿子吧?”
“敦煌石窟中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莫高窟,它是敦煌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石窟群。
“怎么了?”江山瞧了一眼:“这才来多久,都开始起皮了。”
没办法,过去进城一趟不容易,牛车得走12个小时,戈壁滩的太阳太毒,肉还没拉回来就臭了。
见常书鸿如此喜欢,就好心提醒了一句:“在不远处的吉美博物馆里,还可以看见很多彩色的敦煌绢画。”
到后来所里抓获了一帮盗贼,没收了马匹,才改善了交通工具……”
“嗯,”江山举起相机拍了起来:“就是她,她还是我们浦江人呢。”
“老乡?”
站在七世纪的敦煌绢画《父母恩重经》的前方。
常书鸿翻开这本《敦煌石窟图录》时,彻底看呆了。
自打见到了属于他的人生“金光”,便义无反顾的从法国奔回了祖国的大西北。
“这些数字就是壁画的编号?”邵伯林的目光落在了墙壁的角落。
江山站在夯实的土路上,仰着脑袋环视一周。
共有492个洞窟,其中30多个开辟成了寺庙。”
“孰是孰非,交给后人去评说吧!”沈从文说了句公道话:“你说得那副盛唐的壁画在哪里?”
是她率先寻求国际化技术保护,也是她提出要限制每日入窟参观的人数。
樊锦诗的讲解声不断:“历经千年的风沙,到常所长接手时早已经满目疮痍。
这二位拍得仔细,落在了队伍的最后。
“你这话的声音,差不多快了。”
“说得就是,”江山自叹不如:“反正我肯定吃不了这苦。”
看见敦煌千佛洞壁画的瞬间,常书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樊同志,我们是你的老乡。”张路赶紧套近乎。
晚年时,转手就将全部奖金,捐献给了她为之奋斗60年的敦煌研究所。
“我都找不着形容词了,”邵伯林试着轻轻碰了碰墙壁:“千年壁画!”
“何止千年!”
半响后,常书鸿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家!
“应该早点来看看的,”沈从文抬头看着穹顶:“比想象中的还要玄妙。”
樊锦诗一眼就认出了两位,毕竟团队里最年轻的就属他俩。
听到乡音,樊锦诗顿时微笑了起来:“快,快进来坐。”
江山和张路,顺势将手上的东西放在了桌上。
樊锦诗当即阻拦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