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
江山像个老娘们一样摁住礼物不撒手。
“樊同志,”他笑道:“能不能先坐下来听我说两句?”
“有话你尽管说,”樊锦诗急了:“但这些东西必须拿回去。”
“行,”江山点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也先听听我的意思,好吗?”
“那……”樊锦诗软和了一下:“那好吧,伱们坐下来说。”
刚刚那一幕,令屋里的小男孩惊恐的一直抓着妈妈的裤腿。
樊锦诗抱起小男孩搁在了腿上。
黄瘦的小脸上,一双眼睛清澈明亮。
“小民啊,问两位叔叔好。”
张路摇摇头,他上哪知道去。
樊锦诗点点头:“知道啊!”
也许是这段故事太长太久的缘故,石窟四壁,从顶向下密布着一行行红色打底的壁画。
在敦煌上个班,还练出了十八般武艺!
“樊同志,”江山开始说正事:
“那怎么办?”张路着急道:“外面没人?”
“呵呵,相信我,你们一定会喜欢它的。”
邵伯林由衷感叹:“这里真是艺术的宝库啊!”
都是些平时想买,却舍不得买的东西。
只顾着拍照的张路同志,没他们这么多事儿!
又踏上了几级台阶之后,樊锦诗忽然打开了手里的电筒:
“这一窟接近晚唐的画风,再往前就是这张,”樊锦诗指着另一只手里的照片:
“你见过?”黄永钰没见过。
然后相互撇了撇嘴,笑了。
“的确是的,守宝龙很可爱,是一只抱着宝箱的小龙。”
樊锦诗的解说已经结束,见没人说话,便向四周看去。
一行人纷纷点头,进窟之前老常就说过。
那种古与今对话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邵伯林赶紧扶着眼镜,凑了上去。
“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江山断定道:“画得也太明显了。”
“我们去的很多地方太危险了,”樊锦诗远远的向上一指:“知道它是什么吗?”
“这次的专家团里,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叫黄永钰,”江山眉飞色舞:
“我特喜欢他的画,知道我采访他的时候送了什么?”
“一对猫头鹰!”
“可什么只什么,”门外的黄永钰,赶紧走进了屋:“走走,把我们也一块带上。”
“所以说,人民的智慧都是给逼出来的。”
小窗外,听墙根的黄永钰和邵伯林对看了一眼。
“当然是活的,”江山双手一团:“才这么点大。”
倒对眼前这位记者口中的提问,感起了兴趣:“你送他什么了?”
当手里的图片变成实物展现在自己眼前时,江山忽然感觉一阵莫名的激动:“唐代的壁画?”
樊锦诗稍稍一看就清楚,这些点心别说是敦煌,就算是在武汉也不一定能置办齐整。
“哦?”樊锦诗笑了起来:“她怎么跟个小孩一样。”
“这是285窟的。”
说完,她看了眼摆在桌上蔚为壮观的礼品。
“您记得这么清楚?”
与壁画相比,还是美影厂设计的九色鹿造型更亲民一些。
“那赶紧喊人啊。”
“好,”樊锦诗点了点头,然后一张张看了起来:
这一会,一轮烈日渐渐偏西。
就在一行人走上台阶的时候,远处的几位老干部们正好走出了休息室。
果然应了那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
“还是风一吹就找不着的那种,”黄永钰补充道。
“你们先等等,”樊锦诗搂着儿子的肩膀:“我嘱咐孩子几句。”
“我现在负责美影厂《九色鹿》的宣传工作,这里有几张照片,”江山翻起了包:
“你看看能不能认出画得是哪个石窟的壁画。”
“还好有惊无险。”邵伯林唏嘘道。
“很多年前,老常带人爬进了一个高窟,准备撤回的时候才发现空窟口的蜈蚣梯倒了下去。
洞窟距离地面实在太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就被困在了洞里。”
“看着是不大稳固。”黄永钰想象的一下,然后直接摇头。
“听见了吗?”樊锦诗觉得是个好主意:“妈妈一会就回来。”
当,江山走进莫高窟第285窟时。
樊锦诗笑道:“其它壁画一会都能看见,唯独守宝龙有些困难。”
全都是美影厂新出的动画电影连环画。
黄永钰:“哦?”
“守宝龙,”江山倒是见过:“听名字就有意思。”
江山看得撇了撇嘴:“你平时一个人敢进窟?”
“对不起了小朋友,”江山从桌上的网兜里抽出一摞连环画:
也不知怎的,在樊锦诗看来,这位记者准备的物品竟都是孩子最需要的!
“壁画上的故事在《大般涅盘经》和《报恩经》中都有记录。
“他们就是强盗?”
“这些人是不是被挖去了眼珠?”
想到这些,她忍不住皱起了眉。
“25窟离的很远?”
“到了,”手电筒的光束先一步入内:“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也就是你们说的九色鹿。”
屋里的几位同时点头,都深有感触。
敦,大也;煌,盛也。
“对,”边打光边解说道:“这一窟很大,最精彩的是中段的故事《五百强盗因缘》。”
但,孩子呢?
小小的一只,也来陪着妈妈保护敦煌壁画?
“可以领我们过去看看吗?”黄永钰心痒痒的:“没想到这敦煌的壁画,还有这么多讲究。”
“那……好吧,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这是叔叔给你选的几本书,看看喜不喜欢?”
得到了樊锦诗一个客气的微笑。
相比后世严禁拍照的莫高窟景区,这一会的樊锦诗还拿着手电给他打着光。
布满方型穹顶的飞天,仿佛活过来一样飘在空中。
“哦,”
江山回了一句:“蜈蚣梯。”
“好!”
五百强盗受到感化后,皈依佛门,隐居山林、参禅入定……
不然,又会被妈妈送去亲戚家待着。
并且日日为强盗们讲经说法。
“你们怎么来了?”
在石窟灰暗幽静的氛围下,很有些冥-婚的排场。
一本本的看着不厚,也不知是些什么书。
一旁的张路,用力点了点头。
樊锦诗:“……”
张路同志,还傻不拉几说了一句:“这小朋友多有礼貌啊!”
众人纷纷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