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举起手里的照片:“还真是这!”
五岁的小民,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小时候绑在床上,现在孩子大一点,也不会乱跑了。”
“呵呵,”樊锦诗笑了:“你们要是在这待上十年,肯定记得比我还清楚。”
当沈从文的声音传来后,江山一行才回过了神。
“敦煌壁画的四大瑞兽,”樊锦诗的声音实时响起:
“莫高窟第257窟的九色鹿,第249窟的青鸟和翼马,和第25窟的守宝龙……”
“你好。”
“61窟的《女供养人像》,它保存的更好些。”
“除了我们,很少有人路过这里。”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原来五百罗汉是这么来的,”
“其实没什么的,”樊锦诗的手电光束在壁画上缓缓移动:“待久了,闭着眼睛也能摸着。”
“老可爱了,我都后悔没留下一只。”
“叔叔好。”小民眨巴眨巴眼睛,清清楚楚打了声招呼。
顺着石阶向上,斜坡的一路密布着大小不一的石窟,
灰暗的石窟里,透着诡异的诱惑。
再艰苦的环境与她来说,都可以忍受。
“无功不受禄,如果你们不着急走的话,我现在就可以领你们去石窟。”
“我也有这感觉。”
“没办法,等的越久心越慌,之后实在逼急了,其中一位同事就冒险沿着80度的陡崖爬上了崖顶……”
邵伯林指着壁画上一群面色痛苦、姿势扭曲的小人。
继续向前继续走,这次的路长了一些。
直到修成正果,成为了五百罗汉。”
“这不是您能不能收的问题,”江山继续:“而是行规,就好比稿费一样。”
“就不能把他带在身边?”
每一行,就是一个章节。
传说在古印度有五百个强盗,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敦煌太大,唯莫高窟保存的最好,也是台阶分布最人性化的石窟。
“它不是莫高窟的壁画,而是榆林窟的。”
“马上?”江山当然乐意:“可……只是吧,”
没几步的功夫,61窟到了。
“请,”江山让开一条道:“樊同志辛苦了。”
《鹿王本生》图,号称最早的国风连环画。
“到了,里面就是第85窟《鹿母夫人故事》。”
于是,国王派大军将他们擒住,挖去双眼后放逐山林。
“你看看鸣沙山这一片有多少石窟,我们外出作业一走就是老远,谁知道会留在哪个石窟里。”
黄永钰和邵伯林看得入了迷:“还真是在讲故事。”
与此同时,张路和小男孩也都直愣愣的看向江山。
樊锦诗刚想开口,又给江山的话盖了过去:“知道潘红吧?”
而这第257窟中的壁画,却给了江山一种“密”的感觉。
“一定很可爱吧?”
“明天的时间应该可以,”樊锦诗向旁边指了一下:
“不过旁边的285窟更精彩,你们要不要过去看一眼。”
有几息的瞬间,他感觉周围的时间已经停止了转动。
“见过,但没爬过。”
这一会,樊锦诗早已经忘了起头的话端。
“嗯~”
“我们采访她的时候,送了一条黄色的连衣裙。”
“所以说,”江山绕回到了主题:“希望您也可以接受报社准备的采访礼物。”
“还有刘小庆,”江山比划了一下:“她喜欢喝汽水,我们就送了一大箱幸福可乐给她。”
一秒回神后的江山,也赶紧端起了相机。
“嗯,”黄永钰相信:“肯定还有比这更难看的。”
下一秒,她又在饼干罐下发现了一摞书。
“我想一下啊……”樊锦诗回忆了一下:“他们好像一共来了两次,最近的一次待了二十多天。”
四处乱窜,随意扑腾。
于是,佛祖心生怜悯,撒下雪山香药医好了他们的双眼。
随着手电筒灯光的指引,江山一行顺着看了过去。
一众人犹如朝圣般的仰视着。
“活的?”樊锦诗惊道。
“不不不,”樊锦诗摇了摇手,她可没那么好糊弄:“说什么我也不能收下这些。”
“可以带我们去实地看一眼吗?”
“那敢情好,”江山求之不得:“麻烦樊同志前面领路了。”
吃的、喝的什么都有,实在太多,多看一眼都怕把持不住。
张路忍不住叹道:“每一窟壁画的内容,你都能记得?记性真好!”
“对,”邵伯林也跟着点头:“大不了,我们几个晚上就住这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樊锦诗还真没接受过采访,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
“这就是最早的连环画。”江山猫着腰仔细瞧着。
“很多洞窟都要靠它上去,”樊锦诗解释道:“我是最害怕爬蜈蚣梯的,怎么还可能带孩子上去。”
“说得没错。”樊锦诗笑着点点头:
“不过,你们要看的几座石窟都有台阶,大家小心一点。”
“我也是,”作为穿越者的江山,忽然一阵后怕:“站在这里,感觉自己就是一粒沙。”
再低头看了下手里的照片:“原来就是这样啊!”
“有机会的话,”黄永钰顿时来了兴致:“我还是想去看一眼。”
由于岁月风沙的侵蚀,眼框周围的颜料已经氧化成了黑色。
“这张应该是……对,应该是第257窟的壁画。”
“后来我们也有经验了,就把梯子拴在了洞口。”
前往石窟的路上,张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平时上班的时候,孩子谁带?”
“啊,”黄永钰被迎面袭来的壁画击中:“感觉它们都在围着我打转。”
“这张呢?”
“还有这个,”张路拿起了山楂片:“一边看书一边吃,时间过得最快。”
之后,强盗们在山林间痛苦的声音传入了佛祖的耳中。
高铁桶、矮铁罐……罐头、点心、麦乳精。
蜈蚣梯,顾名思义就是一根粗木的两旁,伸出了几根短木的独木梯。
小民小朋友脆脆的答应了一句,笑得格外开心。
“嗯?”樊锦诗没反应过来,然后笑了:“噢,这一窟其实还好。”
看着表叔身后的一帮老干部,黄永钰竟一点没觉察到。
江山和张路,赶紧露出了自以为慈祥的笑容。
“您还记得浦江美影厂上你们这抄绘壁画的事吗?”
“刚来时我也害怕,看惯就好了。”
“我们的职业是记者,按照单位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都得给采访对象准备一份礼物。”
一时间,视觉、嗅觉、感觉……完全沉浸在被壁画包裹的小世界里。
只见身后的几位,全都如入定一般沉浸在壁画的世界里。
一排头戴冠帽、身着红衣的女信徒,拱手站立。
“只许你们开小灶,”舞蹈理论家吴小邦,背着手走了进来:“还不许我们旁听了。”
“幸亏我眼睛尖,老远就发现了敌情。”
“小黄啊,”曹禺点了点黄永钰:“还是你贼。”
(本章完)